今年以来,市财政主动作为,努力克服收支矛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统筹资金保障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上半年,用于民生领域的资金占总支出的86.1%,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及时落实,切实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发挥财政职能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安排资金2.69亿元,落实学前三年免费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资助补助政策,继续提高学前教育非在编保教岗位补助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是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安排资金2100万元,支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落实各类场馆免费开放及低收费政策,助力开展庆祝建政70周年系列等活动,继续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支持开展“文化+旅游”相关主题活动。三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安排资金2.38亿元,支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及创业担保贷款帮扶等政策。切实兜牢社会救助、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底线,支持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双拥政策,将拥军优抚等政策落实到位,为创建第十次全国双拥模范城提供坚实财政保障。四是推动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安排资金1.52亿元,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设备购置、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建设等实施,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乡村医生、药品零加成等补助政策。支持全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防治等工作,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排资金7232万元,积极配合住建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2024年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保障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基层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强化监督监管确保民生资金发挥实效。一是加强农村义教学生营养膳食经费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市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要求,对我市11所农牧区学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市教育局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要设立专门台账、明细核算,确保全额用于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二是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监管。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资金保障责任,市财政联合民政等部门开展乡镇(街道)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联合检查工作,重点对2023年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救助政策落实和救助资金保障到位。三是加强惠民惠农“一卡通”资金监管。贯彻落实严肃财经纪律等工作要求,对社会救济类补贴、优抚对象类补贴、卫生健康类补贴、农业农村类补贴等“一卡通”资金,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信息比对、电话查访、入户调查等方式仔细核查发放数据、核实实际补贴情况,做到检查无空白、项目无遗漏。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财经监督管理,有效提升资金使用质效,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持续发挥财政对民生福祉的兜底、保障、普惠作用,为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