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格尔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委安排部署,在州委第一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要措施衔接起来,整体推进,贯穿始终,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扎实推进,呈现出一些特色亮点。
多形式抓学习教育。市委常委会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带头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坚持把集中学习、举办读书班和观看“初心与使命”情景式党课专题片相结合,增强了学习效果;市政府党组举办“夜读班”“周末班”进行集中学习,确保了学习时效。充分利用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农垦集团、盐湖社区、将军楼公园等优势,开展集中学习和党史交流活动,弘扬“红色基因传承”“农垦精神”“盐湖精神”和“两路精神”等,发挥市关工委的作用,成立全市“五老”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乡镇、社区等各领域全面开展《我与我的祖国》主题党课活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召集不便等实际,采取“设立学习教育QQ群”“召开微信视频会”“搭建新媒体会场”“开设草原露天党课”等多种形式,山上山下齐动员、同学习;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的实际,采取“电话+上门”“视频+现场”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树靶向抓调查研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行“123469”调研模式,围绕“四个奔着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即: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主题”,实现市级领导全覆盖,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两个全覆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三个导向”,注重将上级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将调研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将普遍走访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将解决问题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四个结合”;把握破解机关党支部“灯下黑”、促进国有企业党支部稳增长、加强中小学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五化”建设、推进农村党支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社区党支部城市治理能力“六个重点”,围绕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推动落实“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聚焦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和新时代柴达木精神、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州市具体措施落实、聚焦“政策落实年”“基层减负年”工作、聚焦坚决防止领导干部及家属违规谋取非法利益、聚焦违规违纪发展党员、聚焦中央和省州委各类督察督导巡视巡察反馈的突出问题整改、聚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九个聚焦”,纵深推进主题教育调查研究。
快梳理抓检视问题。根据州委统筹安排,把检视问题分为自查、上级点、大家提三个轮次来实施,认真对照“18个是否”和十个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来自查检视和梳理汇总问题清单。把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深化改革、生态文明等中心工作,更多地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结合实际、解放思想、拓展思维,找到务实、科学、可操作的对策和办法。围绕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制定更加明细的问题责任清单。在7天集中学习一结束,市级领导结合学习思考情况,第一时间全面开展第一轮次的问题检视工作,逐人建立自查问题清单,并全面围绕“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做到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这一专题筹备第一阶段的专题研讨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市级领导、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乡镇街道、市直机关领导班子和基层党支部均按要求查找了问题清单。
重实效抓整改落实。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统一部署,把抓好问题整改落实作为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检验,把调研和检视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等一并纳入问题整改清单,通过开展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如,以“昆仑红•党群综合服务平台”为有效载体,通过“平台+宣传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的主题教育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党员学习难、群众服务难的实际问题。河西街道党委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通过群众“点菜”、村(居)委会“做菜”、村(居)民“品菜”的方式,使村(社区)“两委”能够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并在规定的时间予以答复和办理,群众急难险重事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从“群众跑腿”转变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推动了干群关系不断融洽,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唐古拉山镇党委在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深入牧区将“上门送学”“帐篷党课”、检视问题、落实整改等同时推进,镇党委书记在前往多尔玛村开展专题党课时,发现途中道路冲毁严重,牧民群众出行困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对冲毁道路进行了抢修,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实效。 城北村党支部利用APP终端,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积极衔接经销商,发布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和走向,使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预估收入情况,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总收入,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