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助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格尔木市黄河路街道党委不断拓宽形式载体,积极搭建“三个红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断唱响党建工作主旋律,促使主题教育提质换挡。
一、搭建“红色教育”平台,做实做细党性教育。一是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在街道和社区成立了以党校讲师、优秀党务人员、老党员等组成的“红色讲师团”,以“主题党课”的形式,向各级党组织讲授专题党课10次、覆盖2000余人,党课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红色革命史等为主,提升了基层党员在思想政治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组织160余名党员前往将军楼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情景式党课活动,邀请老党员和居民党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新时代“柴达木精神”“两路精神”的内涵外延,促使全体党员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三是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前往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参观炼油厂厂史展览馆,听取炼油厂的发展历程,体会几代石油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戈壁大漠中建成青藏高原油气生产基地的“石油精神”,引导全体党员牢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始终立足岗位作贡献。
二、搭建“红色共建”平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积极与辖区4家行业牵头单位党组织成立了黄河路街道“大党委”,依托市级领导联点基层区长制,邀请市级联点领导任大党委顾问,紧紧围绕各类党组织的区域优势、职能特点,细化完善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协商议事等制度,细化党建工作职能,确保主题教育共同推进、共同发展。二是在辖区内深入开展“党建联筑、文明联树、民族联维、平安联创、城管联护、爱心联扶、设施联造、文化联办”区域化党建活动,与辖区93家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以契约形式明确区域化党建目标路径、措施步骤及职责任务,转变以往“一味索取”的传统观念,逐步形成辖区各级党组织活动协调、工作联动、齐抓共管、互利共赢的工作格局。三是组织辖区近30名60岁以上老党员集中开展“政治生日”活动,为老党员送上政治生日贺卡和蛋糕、共唱生日歌,感谢他们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引导他们退休不褪色,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同时,全体老党员共同畅谈对党、对祖国的感激热爱之情,展示了快板、京剧、歌唱等拿手才艺,展现了老一代共产党员的美丽风采。
三、搭建“红色驿站”平台,着眼服务推动发展。一是以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有力契机,积极组织协调辖区党组织党员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组织2094名党员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逐步形成了在职党员“关系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二是组建11支党员特色服务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每月19日的环境卫生整治日为契机,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铁路沿线卫生整治、建筑垃圾集中清理、乱搭乱建和铁路旱厕集中拆除等活动,在辖区主干道放置垃圾箱、修建垃圾池和水厕,建立环境卫生巡察制度,每周集中开展一次辖区环境卫生集中排查,使辖区环境治理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辖区卫生整洁,共建美丽家园。三是积极打造“四型社区”(党建引领型、文化凝聚型、平安和谐型、科普示范型),组织共建单位共同打造党员之家、社区图书室、社区禁毒康复工作站、格尔木果蔬科技协会等平台,
协调驻区党组织党员与辖区困难群众结对,开展爱心帮扶、“微心愿”认领等活动,在共建单位和辖区未就业人员之间“牵线搭桥”,建立岗位供需,解决辖区1633名群众就业问题,为75岁以上46名贫困老党员减免党费,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贫困党员、贫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