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 预算公开
关于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29 16:57:10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
来源:
浏览量: 69683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关于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9年8月26日在格尔木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李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现将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上半年全市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相关会议及市人大十四届六次会议精神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0170万元、下降35.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5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5.2%,下降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365万元,占50.8%;非税收入完成37151万元,占49.2%

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439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2.8%、下降33.1%;财政部门完成315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2%、增长1.4倍。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7788万元,下降35.6%;资源税完成8352万元,下降37%;企业所得税完成3092万元,下降47%;个人所得税完成1475万元,下降58.2%;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7752万元,下降14.6%;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3353万元,下降12.8%;房产税完成3662万元,下降21.6%;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125万元,下降60.2%;印花税完成1715万元,下降27.5%;除契税和环保税略有增长外,其他税种全部下降。

16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051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0.7%,增长0.4%其中:市本级完成18962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0.8%,增长0.2%;昆仑经济开发区完成108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7.8%、增长5.2%全市财政八项支出完成152798万元,增长9.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7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2447万元,污水处理费完成66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040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4.3%、增长23.7倍,其中:拨付棚户区改造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6亿元。

二、上半年全市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攻坚克难,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一是在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征收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落实任务分解、形势分析、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税源增减变动情况及税收发展趋势。二是积极落实藏青工业园税收分成事宜,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在国家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努力弥补收入缺口。三是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重点、压一般,全市“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一律按3%6%的幅度进行了压减,压减资金417.9万元,全部用于民生支出领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四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优化预算执行环节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真梳理项目到位资金,通过召开预算单位项目支出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强化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从源头上杜绝 “资金等项目”现象,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有效提升资金运行效率,提高财政支出进度。五是充分认识财政八项支出对全市稳增长和确保实现GDP目标任务的重要拉动作用,积极树立底线思维,抓紧落实各环节工作,将支出任务分解、细化到财政各业务科室及相关单位,上半年全市财政八支出完成152798万元,增长9.7%

(二)狠抓落实,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继续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9年市级扶贫专项资金预算安排2600万元,比2018年增长20%,截止目前,已支出1609万元。同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推进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扶贫资金的公开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二是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用好“前门”,严堵“后门”,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今年上半年争取到位地方政府债券资11.6亿元,做到了对全市政府性债务底数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通过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及时足额偿还地方债务本息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提前偿还部分存量债务和以前年度工程欠款1.19亿元,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积极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中央省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今年上半年累计安排各类环境保护资金6569万元,主要支持了市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各路段沿街环境整治建设等方面。

(三)保障重点,全力支持社会发展。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社会发展,在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截至目前,市财政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269万元,为支持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支持三农工作,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利用政策优势发挥财政杠杆撬动作用2019年投入2000元建立农业发展担保基金,探索将农业担保、农业科技嫁接到特色产业,开展“科技+金融+特色产业”试点,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支持“一事一议”公益事业2019年上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1万元,市级财政安排专项配套资金400万元,用于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2019年上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50万元,助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推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发挥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截止目前,2019年第一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2823万元,整合项目43项,总支出5749万元,完成支出资金规模占整合资金规模为44.8%三是促进格尔木市航空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对航班补贴的方式,激励航空公司在增加运力、开拓更多航线。今年上半年市财政累计安排航线补贴资金2610万元,主要对格尔木-西宁、郑州-格尔木-拉萨等航线进行补贴,确保惠民服务的实现,促进我市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抓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要求的重要举措。上半年市财政多渠道筹措资金,已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6500余万元,完成拖欠总额的58%,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的一半以上,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民营企业账款的及时偿还,对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实现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15.2亿元,占总支出的75.8%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增强民生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实施低保、残疾儿童康复、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等民生兜底政策,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中职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巩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继续支持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市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支持全民健身和大型体育活动举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服务设施,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

(四)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一是深化财税改革,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与省州对接,认真研究政策,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紧扣时间节点,已形成数据互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深入调查分析,科学预判减税降费对全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密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目前,我市对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确保制造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关于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安排部署,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通过收、调、减、控、促等方式切实消化和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加强对收回财政存量资金的盘活使用,统筹用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同时,严格落实存量资金“清零”行动,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全部收回至同级财政。根据《青海省财政厅关于通过两级结算收回市(州)级财政存量资金的通知》,省上共计收回海西除我市外的七个地区的存量资金10133万元。截止6月底,我市2018及以前年度部门财政存量资金全部清零,2018年财政存量资金盘活7.96亿元,盘活率100%三是加强绩效管理,积极推进绩效目标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做好目标批复,压实绩效责任 ,强化绩效管理全面设定、审核并批复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项目419个,资金规模3.3亿元,并督促部门进行了公开,进一步细化压实了绩效责任。同时聚焦民生领域项目,扩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范围,制定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计划,评价项目53个,资金规模5.4亿元,努力提高评价质量,进一步推动财政聚力增效。四是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认真履行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有针对性的强化工作措施,按照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具体施策,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摸清了资产情况,为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和预算编制精细化奠定了基础。发挥财政“调节器”的作用,对于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等资产,统一调配,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出租出借进行了规范。目前,已完成2018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对涉及资产核增、核减的单位进行资产清查核实批复,要求各单位做好账务调整和处理,同时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确保做到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五是政府采购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我市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步伐,稳步推进“政府采购云平台—网上商城”,上半年完成了第一批电子商家招募工作并于44 家供应商(含省州入围的招募商家)签订了网上商城供应电商协议书。实现办公设备、办公耗材等商品统一纳入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进行采购。同时,举办政府采购“政采云”平台业务培训班,对全市68家预算单位、135名政府采购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了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及政府采购效率,确保资源配置能够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了全过程动态监管,优化了营商环境。六是强化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围绕政府采购文件编制、采购文件存档、采购金额汇总、公务卡支出等方面在全市各预算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11家单位随机进行抽查。对19家公务卡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提醒约谈,要求各单位加大公务卡结算力度,确保实现公务支出源头管控。

总体来看,上半年财政执行情况良好,但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落实普惠型减税降费政策以及我市重点企业税收延期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收基础不牢固,后期财政收入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截止6月底,盐湖集团及藏格钾肥延期纳税影响地区收入15.9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99亿元。二是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支出保障难度日益加大,特别是受财力和政策影响,还本付息缺口很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薄弱、绩效管理不够扎实、资金监管不够精准,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等项目、支出进度不均衡、存量资金屡清屡累、财政支出即期拉动效应不高等问题。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重点把握好加力提效两方面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收入。紧跟中央和省州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在落实增值税税率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好、执行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密切跟踪收入预算执行情况,严格落实任务分解、形势分析、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分析研判,积极有效应对,及时掌握税源增减变动情况及税收发展趋势,积极衔接落实藏青工业园税收分成事宜,继续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挖潜增收,努力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

二是攻坚克难抓好支出。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相适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预算支出效率。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断提升集中支付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强化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定期通报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采取收回资金、调整用途等方式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有效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切实提高财政支出进度。

三是凝心聚力抓好管理。继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加大动态监控力度;认真做好财政预算管理综合绩效工作;严格债务管理,认真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强化红线意识,加强限额管理、风险预警和债务风险监测,加大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及时置换存量政府债务,确保全市债务风险安全可控;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备案制度和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继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加大动态监控力度;巩固存量资金“清零”成果,加强对收回财政存量资金的盘活使用,统筹用于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

2019年财政收支任务十分艰巨,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