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创城文明专栏
创城入民心 文明树新风
发布时间:2020/09/22 16:39:14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
来源:
浏览量: 720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守正方能出新,砥砺才能奋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格尔木抢抓战略新机遇、瞄准发展新航标,勠力同心,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对于一个全面脱贫摘帽,面临转型跨越发展的格尔木来说,创城,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迫切的期盼。

  创城不仅创的是文明进步,更重要的是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社会发展的完美认可,还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路扬帆,创城悄然出发

  共赴文明之约,同心书写梦想。自1999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我市持续打基础、务实搞建设、接力抓创建,分别于2002、2005、2008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2014年、2017年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

  如今,“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在格尔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漫步在格尔木街头,街道平坦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居民楼外观干净,公益广告设置美观,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这座城市的改变让人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

  格尔木坚持以创城作为人居环境大清洁、乡风文明大提升的有力抓手,坚持全民参与、全民覆盖,把创城工作落细落实,落出成效。

  ●一路斩浪,创城携手奋进

 创城,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发挥好群众在创城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格尔木在创城过程中,坚持“一条主线贯穿、一个目标不变”的原则,狠抓共建共享、全民共参机制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投身创城实践中提高文明素质、汇聚磅礴力量。

  教育,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可以教育人、鼓舞人,也可以打动人。在创城过程中,格尔木聚焦舆论宣传主阵地、对标先行示范主旋律,喊出了“创城有我、有我共创”的鲜明口号,一时间,创城实现了全员参与、同频共振,创城的氛围比以往更加浓厚、群众的基础更加扎实。

  每当夜幕降临,创城志愿者们一手提着垃圾袋,一手拿着一个扫把,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认真“巡逻”,扫视着每个角落,仔细清理残存的垃圾,生怕错过一丁点儿垃圾。她们高兴地说,“现在创城过程中,人们的素质比以往更高了,环境也更加整洁了,这个城市也比以往更美丽了。”

  据了解,在创城过程中,格尔木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落实“1+6+N”的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70支。各志愿服务队围绕新冠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族团结进步等重点工作,充分利用“群众点单、基层报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和中心评单”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式”“普惠式”“特惠式”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助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扎实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单位等“文明格尔木”细胞创建工作,有效拓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内涵和空间,切实推动了文明创城共建共创、共创共享。

  从动员大会到全民参与,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从注重细节到习惯养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进征程中,格尔木,留下了一个个蜕变的华丽瞬间,让城市的魅力不断得到升华,也让群众的幸福感满满地提升。

  ●一路筑魂,创城共谱华章

  创城,不仅是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县域发展实力、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全市上下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创则必成的信心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格尔木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把创城工作与惠民工程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使得创城工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心愿,最真实的期盼。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青海省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定位要求,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扎实工作、加压奋进,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十三五”以来最好成绩,省级绩效目标考核连续两年优秀。

  201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7.27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亿元、增长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2亿元、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01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2元、增长8%。

  提档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设施。2018年以来,投入3.7亿元,先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广场改造亮化、城市照明、公共卫生间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19个;投入1.61亿元,实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34个;投入2.2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55个;投入1亿元,完成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大格勒乡新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及唐古拉山镇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投入31.5亿元,对全市棚户区进行了全面改造,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同时对拆迁后的河滩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治理;投入1.17亿元,实施了道路升级改造、路灯维修、环境整治、旅游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整治项目38个。重点在医院、银行、车站、办事大厅等公共场所建有无障碍设施,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市共设置市民体育集中活动点12处,28个社区均安装了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达1.39平方米、高于1.08平方米的标准要求;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健康设施深受好评,广大市民的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

  格尔木创城的实践行动再次证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心手相牵、一脉相联,必须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协作互促,才能结出丰硕成果,实现社会发展进步、民生福祉改善、城市颜值提升。

  一路栉风沐雨、一路砥砺奋进。这里,沐浴新时代文明新风,必将使格尔木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幸福。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