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莎莎 宗布尔) 1月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冉清深入我市村级卫生室,调研医疗业务、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
在各村级卫生室,冉清与医护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是15分钟就医圈的重要基础,也是分级诊疗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及健康教育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既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也能体验中医诊疗、治未病等拓展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防护意识。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严格区域网格管理,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患者接诊处置流程,当好基层防疫“守门人”。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化、制度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信息化,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冉清要求,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科学配置医务人员,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增强村、社区居民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层卫生院要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引进计划,把更多实用、适用的医疗人才引向基层、留在基层、服务基层。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最急需的问题入手,强化措施,注重实效,一项一项解决,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发展。要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努力建设功能更完善、服务更优质、运行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造福基层百姓。
冉清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群众最切身的健康需求出发,全方位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医术精湛、服务温馨、群众信赖的优质医疗卫生机构,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要始终坚持对标群众日益多元化、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聚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基层诊疗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在场所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提升等工作上下足功夫,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确保“硬件”和“软件”齐头并进,进一步夯实医疗服务基础,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要求,扎实细致做好有关工作,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