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倩 杨晓波) 日前,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一批4A级旅游景区名单,我市察尔汗盐湖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盐湖、亚洲盐湖之王,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度约为2—20米,海拔2670米。正是亿万年前的地动山摇造就了今天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眼前的察尔汗盐湖,皆为水天一色的盐田和洁白无瑕的盐花。盐湖中蕴藏着555亿吨钠盐、5.4亿吨钾盐、40亿吨镁盐、1200万吨锂盐,均居中国首位,可供全世界60亿人享用1000年。守护着万山之祖“昆仑山”映照的天空,绵延与无边的荒漠,自西向东分别有别勒滩、达布逊、察尔汗和霍布逊四个连续区段,统称为察尔汗盐湖,作为柴达木的心脏,察尔汗盐湖壮绝的景色让每一位游客赞不绝口。
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青海十大热门景区排行中,察尔汗盐湖位列第五。截至8月底,察尔汗盐湖景区累计客流量达37.6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4倍。特别是进入8月以来,景区入园游客量再创新高,单日突破8000余人(次)。
察尔汗盐湖浩瀚如海,核心景区由中心码头、万丈盐桥、千岛盐花三部分组成。中心码头是察尔汗盐湖工业作业中盐田采盐船采盐并输送至工厂车间生产加工钾肥的输卤车间(泵站),是整个盐田的中枢神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码头”。站在察尔汗盐湖中心码头上远望,黄中泛绿的卤水池浩瀚如海;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正在辽阔的湖面作业,呈现出一幅自然美景与工业生产交融的生动画面。格尔木至敦煌公路在盐湖上有32公里长,称“万丈盐桥”,青藏铁路也从盐桥上穿行而过,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桥将整个察尔汗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是举世罕见的路桥工程,也是柴达木盆地一大奇观,使人惊叹不已;在察尔汗盐湖,绿色植物难以生长,却孕育了晶莹如玉、变化万千的神奇盐花。这里的盐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状若亭台楼阁,或像飞禽走兽,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把盐湖装点得美若仙境。整个湖看上去如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
近年来,我市立足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深化“盐湖+旅游”发展,不断加大盐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文化旅游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按照“打造大盐湖、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发展理念,依托盐湖自然生态和工业文明,按照“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生态优先”的战略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整合、利用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布局“盐湖+旅游”产业发展示范项目2个。梦幻盐湖景区总投资约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游客中心、盐湖博览基地、盐湖博物馆、中心码头、百里水景线、淡水湿地、千岛盐花、达布逊湖南码头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环线道路、桥梁及设备工程建设、一期建筑景观工程、千岛盐花核心景点及配套辅助设施设备。规划建设“察尔汗盐湖康养小镇”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康养度假区、生态核心景观区、商业区,以及停车场、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盐湖文旅康养小镇融“盐湖极致观光+盐湖历史记忆+盐湖大地艺术+盐文化深度体验+盐主题健康养生+盐主题娱乐”于一体,引领“盐湖+旅游”多元、体验、综合发展,打造“盐湖+旅游”产业新增长点。
据悉,我市将以此次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为契机,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推动盐湖景区智慧化创建,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力打造高原旅游新标杆,夯实盐湖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全方位提升,加快推进“察尔汗盐湖康养小镇”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配套、要素供给、服务质量方面的短板,突出景区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完善景区、景点基础硬件设施,改造提升景区交通道路及周边环境,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提高旅游形象和品质,不断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坚持全流程保障,打造人人都参与的旅游环境。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部门联动、景区互动、社会参与的创建模式,引导景区发挥“主人翁”作用,在重视服务质量提升、加大设施投入、构建休闲旅游、创新宣传营销等方面下功夫,让游客享受到更贴心和人性化的旅游服务。坚持全资源整合,深度挖掘盐湖特色旅游资源和盐湖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多角度、多方面、多形式展示盐湖特色历史文化,加快推动“旅游+研学”“旅游+商业”“旅游+康养”等产业,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供给链,健全盐湖休闲度假游服务体系,以全域旅游的新理念,充实盐湖文旅招商项目库,提升服务品质,助推“四地”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推进盐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