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教育事业
夯实基础建设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02 09:49:50
发布单位:市教育局
来源:
浏览量: 2801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我市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着眼教育未来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目前,已印发《格尔木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实施》《格尔木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格尔木市提高学前教育非在编保教岗位补助资金标准措施》《格尔木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格尔木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格尔木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写好教育强市这篇文章,形成“资源均衡、布局合理、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化新格局注入了源头活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实施“一心四全八阵地+”思政教育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级领导深入联点讲授思政课14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立足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在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两个方面下功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一肩挑100%,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实施“石榴籽工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共接收转入学生846人,报到率均为100%,无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6%;发放各类资助金212.02万元,受益学生达3200余人;农牧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拨款共计545.6万元,受益学生达7670余人。

提高师资保障水平,促进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实施农牧区教师支持计划,强化农牧区教师培养专项工作,畅通新聘教师到农牧区任教渠道,有效缓解教师队伍数量、结构、质量等压力。不断加大培训力度,2023年外出培训教师达1000余人次,持续落实校本培训,参加校本培训近1800余人次。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帮扶,20名师专家来我市送教活动,各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10余次。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制定《格尔木市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市域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市幼教事业优质普惠发展。通过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对旭日幼儿园和星月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活动场地改造,对市中心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进行了玩教具设备配备,童之梦、未来星幼儿园于9月份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20个,持续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格尔木市第十六中学、泰山路小学的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160个,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实施续建项目有21个,项目总投资28428万元,实施新建项目有16个,项目总投资8337万元。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进一步改进优化高质量的备考研讨、真题研究、统一联考、赴外培训和总结表彰的成功做法,打造特色课程,逐步形成符合本市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数字化教育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化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共建成74间平板教室,2间VR教室,54间录播教室,10间3D实验室等信息化智能教室,搭建空中课堂138间,建成网络阅卷、网上教研等系统,能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建设“格尔木市云立智慧教育平台”“格尔木市校园风险防控平台”。以盐湖小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双减典型案例为契机,向下整合各校资源与应用系统,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市民提供场景化应用和服务,促进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推进高考改革工作,通过全省高考综合改革观摩活动,把我市学生生涯探索的经验及生涯课例向全省推广。继续推进《格尔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格尔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推动教学过程有效管理,确保课堂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开齐开足课程,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制定多样化需求的课后服务,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目前,11家培训机构已纳入全国平台监管,实现全流程监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努力破解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力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均衡、高质量发展。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