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既是一条“安全带”,也是一道“风景线”。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护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道路交通的良好氛围,让文明出行融入日常生活。
近期,市交警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市区主要路口、学校、社区等地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彩页、摆放宣传展板,提醒广大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同时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严查酒驾、超速、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采取“教育+劝导+宣传”工作模式,借助“村BA”平台,开展农村“大喇叭”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唱响交通安全主旋律。
为了提高市民的参与度,我市组织红马甲志愿者上路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传递“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正能量。
记者来到八一路与江源路十字路口,交警正在引导过往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过。虽然路口车流量较大,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过往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整个路口交通秩序井然。“每天早晚高峰时段,我们都会加强警力部署,重点在各学校、农贸市场、各大商圈等重点场所、重点路段加强路面值守,在平峰时段采取轮流值守的方式,每个路口至少有两名民警在路面进行交通劝导。”市交通警察支队李警官说。
记者发现,马路上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市民能自觉做到佩戴安全头盔,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有序通行。李警官说:“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上牌率达到80%以上,市民能自觉到社区上牌点进行上牌或置换,上牌率在逐步提高。交警部门也在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希望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这项举措,提高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促进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
斑马线不仅是生命的“安全线”,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线”。近年来,为建立行人与车辆、驾驶员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交警部门大力倡导“礼让斑马线”交通文明行为,提倡行人、驾驶人斑马线前互动礼让,营造“车辆自觉礼让,行人主动律己”的城市交通环境氛围。
行走在格尔木大街小巷,人们深切感受到文明交通、安全出行蔚然成风,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无论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人车各行其道,一辆辆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非机动车驾乘人员戴好头盔,按序行驶。
市民刘先生说:“格尔木的交通秩序越来越好了,车让人,人不闯红灯。交通秩序大有改善,全民素质都在提高,这和交警平时的教育引导分不开。还有红马甲志愿者的协助,让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文明出行是一座城市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文明交通在格尔木蔚然成风,流动的文明因子正跳跃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