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尔木信息
格尔木市做好“加减乘除”法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发布时间:2024/03/14 10:57:51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
来源:
浏览量: 5731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第66期(总第10283期)


为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格尔木市扛牢耕地保护责任,用心用力做好“加减乘除”法,着力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确保全市2.2万亩耕地实至名归,实现守红线、保发展“齐步走”。

做亮“加法”,千方百计增加耕地面积。全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强化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宣传的基础上,召开全市耕地保护暨田长制工作会议,制定印发《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格尔木市耕地“非农化”问题整治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整治工作任务和整治工作内容。与农垦集团、各乡镇签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共18份。实施格尔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处置永久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图斑38个,面积401.1亩,已调整补划图斑11个、面积684.13亩。完成格尔木市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项目,调入耕地99宗,调入耕地1445.58亩。2023年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任务。

做好“减法”,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加强规划引领,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合理保障用地空间,从源头上减少耕地占用。坚持国土空间规划唯一性,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尽量避让耕地,杜绝占用耕地。严把落地关,对项目用地、投资强度等充分论证,做到少占耕地、精准供地、盘活低效用地。2023年撤销藏青工业园低效用地727.4965公顷。2023年度,格尔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任务分别为253.1157公顷、186.2508公顷,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量分别为862.3467公顷、221.4355公顷,已完成2023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做足“乘法”,释放耕地效益乘数效应。全域推动“保地稳粮”,坚持藏粮于地,全方位提升耕地质量,坚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2019年以来,投资2919万元,实施2019年亿林、芝润公司片区和2020年河西农场片区等三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1.11万亩。在全市范围内以引导种植收贮(储)青贮玉米、燕麦为切入点,科学筛选确定4家饲草种植户为项目实施主体,开展饲草种植、收贮(储)工作,完成省级饲草种植面积任务1680亩,完成率100%;饲草收贮(储)4230吨,完成省级任务的151.85%,累计发放补贴21万元。制发《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市784个耕地保护目标图斑(面积22027.26亩),开展耕地“非粮化”摸排工作,完成耕地种植现状摸底排查。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万亩,超额完成省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任务。

做实“除法”,全面消除破坏耕地因素。优化体制机制,建强巡田队伍,出台《格尔木市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方案》,以“田长制”为抓手,推进耕地保护,建立起市、城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责任网”。强化部门协同,以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规则为依据,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底图,围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及集约节约等方面,全市多部门联合开展选址选线工作。推动政策宣讲进基层,成立宣讲团,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严守耕地红线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