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民族团结专栏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非遗之美——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毡秀传承人叶格吉麦
发布时间:2024/03/26 11:37:00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2455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叶格吉麦是我市蒙古毡绣技艺州级传承人,今年82岁高龄的她,依然保持着对毡秀的热爱。她从小生活在草原上,对民族非遗文化更是喜爱至深。

毡绣是蒙古族刺绣的一种,是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集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代表。质朴纯粹的用色、抽象的民族图案是毡绣技艺最鲜明的特征。蒙古族毡绣技艺在蒙古包中最为常见,从包顶到围毡、地毡,从家居摆件到随身用品,毡绣无处不在,在草原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叶格吉麦说:“从小我妈妈做毡绣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也经常问,以后我自己就慢慢绣了。毡绣一方面是好看,一方面是结实,在草原上蒙古包里铺着,既结实又美观,蒙古人的日常生活里离不开毡绣。”

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活泼的针法、明快的线条,精细而粗犷的刺绣工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毡绣不仅有着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体现在毡绣的装饰方法、使用工具、毛毡用途等方面。

为了能让毡绣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叶格吉麦的家人都在她的熏陶下开始学习毡绣。她三女儿布义娜说:“因为我妈妈是州级传承人,她的手艺是从我奶奶、姥姥那里传承下来的。现在我们也要学习,以后也给孩子们传下去,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一片羊毛毡、一卷羊毛线,在毡绣艺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美观实用的作品。在叶格吉麦的毡绣传习室,可以看到毡绣作品种类丰富,小到杯垫,大到地毯,都是她和爱好毡绣的人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一代一代的传承,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技艺流传了下来。叶格吉麦的心愿是把自己的毡绣技艺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传承给对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的人。她说: “我现在年纪大了,就想着多给年轻人们教一教,尽我所能把我们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只要有人想学,我都会教。”

怀揣着对毡绣的热爱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担当,叶格吉麦老人虽年事已高,却还精神十足地忙碌着,她的徒弟多达百余人。面对每一个热爱毡绣的人,她都会不遗余力传授自己的所学所知,尽己所能让更多人学习、了解毡绣技艺。她的徒弟肖藏说:“我从小在草原上长大,现在也一直在草原上放牧,奶奶在教我们的时候,都特别认真,很有耐心,不会的地方她一遍一遍地给我们教,我特别崇拜奶奶,也特别感谢奶奶。”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