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向好,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5%以上。2024年全市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市域村庄全面开展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紧抓、明责、重推,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印发《格尔木市2023年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格尔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格尔木市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建设高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等文件,压实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责任。召开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农村问题厕所整改推进会,部署推进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各村每周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明确农牧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分包责任台账及主要职责,以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导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监督、曝光、整改,巩固整治成果。一是稳推“厕所革命”。制定《格尔木市户厕摸排整改方案》,目前已完成605座问题户厕整改(其中农垦集团公司50座,郭勒木德镇555座),对全市各城区、乡镇、农垦(集团)公司历史户厕进行网上填报工作。二是全面推进垃圾治理。抓住农牧民比较集中的有利时节,动员组织农牧民开展 “三清三改治六乱”工作,从农牧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实施先行整治,突出抓好院内院外清理,做到不乱堆乱放、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不当旁观者,保持村庄常清洁、家园常干净,2024年,共计清理垃圾3062.25吨,整治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28处,拆除残垣断壁、乱搭乱建设施26处,清理村内沟渠129.5公里。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优化生活垃圾设施设备配备,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社会化服务机制,督促各保洁员明确自己区域的职责,切实执行好卫生区域网格化管理制度,并签订《保洁员协议书》、《保洁员安全责任书》,按照“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模式,对全市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三是全面推进污水治理。以低成本、易维护、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并推广适合高原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将农牧区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加强日常河湖巡查力度及岸线管理,对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河流流域等生态敏感区域,采取划分水源地保护隔离区等措施,做好无害化处置;实施唐古拉山镇生活污水污染防治工程、唐古拉山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工程、大格勒乡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及菊花村高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等,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
(三)考评、动员、宣传,营造浓厚气氛。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注重发挥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灵活形式发放环境整治倡议书,广泛宣传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手拍”、公告栏、文化长廊等载体加强宣传引导,把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营造和谐文明乡风、摒弃传统陋习,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截至目前,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5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59份,张贴宣传标语71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4132人次。二是强化考核督查。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督促各城区、乡镇举一反三,抓好问题自查。市委农办、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强化督导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摸清问题症结,抓好整改落实,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随手拍”活动,州县两级跟踪督办,确保第一时间把问题传达到所在乡(镇、街道)进行核实整改销号,打通群众监督“最后一米”。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是尚未健全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粪污直排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垃圾收集及清运问题。乡镇辖区面积大、垃圾清理范围广,农户数量多,垃圾产量大,加之蔬菜种植基地,辖区占地面积大,住户居住分散,日产垃圾较多,“日产日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因资金紧缺,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不健全,垃圾集中收集点不规范,无法做到及时清运。
三是辖区垃圾箱、垃圾车等环卫设施依旧短缺,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且部分乡镇(村)辖区点多面广距离长,保洁人员数量有限,保洁人员工资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全方位、零死角的进行卫生整治。
针对此类问题,建议:一是适当引进一批致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项目,建设有效衔接生活污水处理的排污系统,推进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二是加快农牧区电网升级、气化乡村等工程进度,推进以电、气替代传统煤、柴等生产生活使用,以项目为依托,加大场队道路硬化、绿化力度。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予以配套支持,整合统筹使用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百年大计,下一步格尔木市将继续把人居环境整治放在首要位置,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做好日常环境卫生保持,开展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