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农牧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州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继续发挥“四地建设”主阵地优势,努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贡献力量。
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展现“三农”新气象。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今年以来,市农牧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各项任务落实。以“稳面积、稳产量、提质量”为目标,2024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2万亩与去年持平,全市蔬菜上半年累计播种5721.8亩(含复种),产量10281.3吨。同时,加强对枸杞、藜麦等特色产业引导规范,积极对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持续推广春小麦“青麦10号”、青稞“柴青1号”、黑麦等优质良种。协调巩固基本农田“非粮化”以及耕地抛荒撂荒的堵点、卡点、难点,开展“非粮化”和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情况进行摸底排查,针对能够恢复用于农业生产的图斑,力争今年全部完成复耕复种。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期,冬春农民大培训14期,累计培训农户500余人次,为实现粮食增效奠定基础。
二、聚焦资源支撑,让牧业工作“强”起来。牧业兴、百姓富。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就要聚焦当地资源提质增效,奠定富民强村坚实基础。一是加大供应力度,为牧业工作奠定基础。制定印发《格尔木市2024年畜牧业生产救灾资金饲草料储备项目实施方案》,2024年上半年,发放饲草料共计347吨,目前饲草储备685吨,确保了草料供应充足。开展专业兽医技术服务1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就1000余份,受益人数达500余人。截至目前,免疫牲畜共免疫牲畜牛口蹄疫5.02万头、羊30.46万只、猪0.2万头、骆驼0.11万峰。内驱虫24.6万头(只),外驱虫26.38万头(只),消毒面积39.07万平方米。二是落实政策资金,为群众增收提供保障。制定印发《格尔木市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预计于2024年6月30日前发放70%,合计54535493.5元。
三、实施品牌强农战略 加快输出地建设步伐。今年以来,通过充分挖掘格尔木市农牧业资源优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今年农垦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7家。持续推进“青藏优品”平台的良性发展,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青耘中国 消费助农”温格协作助力乡村振兴年货节、浙青消费帮扶活动及“青藏优品”推介会,组织参加海西州—宁波“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推介会、“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农产品展销工作,筹备618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等,全力推广我市特色农畜产品。
四、聚焦产业效果,狠抓产业振兴工作。美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基础。一是有效盘活闲置项目。目前已全面建设完成“四个一批”工作台账,梳理2012年以来实施产业项目73个,12个闲置项目资产盘活工作逐步推进。新建、续建农牧业项目共计39个,总投资2.66亿元,累计支出资金1.64亿元,支出率61.79%。二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制定印发《格尔木市高标农田建设激励及管护补助资金使用方案》,5万亩盐碱地改造及牧草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千亩水肥一体化盐碱地治理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进行播种、市农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期)项目初见成效。三是乡村善治成效显著。从全市抽调111名干部组成46个宣讲工作组顺利开展格尔木市百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通过马背“送”学深入草原牧区做宣传,农牧区覆盖率达100%,解决农牧区群众“急愁难盼”问题75件。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矛盾调解,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安排部署新一轮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自查修订,切实发挥村规民约的刚性约束作用。对全市44个行政村近三年婚嫁事宜进行走访摸排,建档立卡脱贫户暂无8万元以上高价彩礼和人情负担导致家庭返贫致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