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交通枢纽、东融西联节点城市定位,充分挖掘特色农牧产业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枸杞、牛羊、果蔬、生猪、藜麦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我市完成一产总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4.4%,一产增加值0.63亿元,同比增长4.5%;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72元,净增长923元,增速6.9%。有机枸杞出口连续十二年全省第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万亩,藜麦0.2万亩,油料0.3万亩,蔬菜0.3万亩,枸杞9.6万亩,较上年增加4700亩,同比增长4.1%。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1.02万吨,同比增长8.1%。不断推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市畜禽存栏40.8419万头只,其中牛5.61万头、羊31.87万只、猪0.21万头、禽3.28万羽。牛羊出栏3.31万头(只),同比增长11.88%;生猪出栏0.29万头,同比下降79.12%;奶产量987.25吨,同比增长33.04%;蛋产量112吨,同比增长15.98%。认真贯彻落实全州扶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制定《格尔木市扶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强生产种植、加工转化、物流销售、品牌建设扶持,提升枸杞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制定《2024年度格尔木市藜麦产业扶持资金补贴实施方案》,落实补贴资金82.6万元,加强藜麦种植补贴,提高藜麦种植面积。研究制定《格尔木市2024年牛羊出栏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提高全市牲畜出栏率,减轻草场压力,保障牧民收益。
(二)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落实双减行动面积2.2万亩,采购商品有机肥1600余吨全部发放完成,目前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2024年度上半年累计无害化处理病害畜禽近7000头(只羽)。切实加强秸秆焚烧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全市秸秆利用率达90.9%。进一步强化农畜产品检测和监督抽检力度,上半年共检测农畜产品1652批次,检测合格率98%以上。农畜产品认证方面地理标志保护登记3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11家46个产品,认证有机产品及有机生资共计25个,草原全域认证面积共计5489万亩。
(三)科技支撑不断增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三农”活动,面向农牧区群众开展蔬菜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治、盐碱地治理、土地经营权流转等各类技术培训共11期,512人次。实地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户检修农机具1821台(套),实用技术培训92人次。开展兽医技术服务120余次,受益人数500余人。贯彻落实农牧业人才支持措施,结合《格尔木市农牧业人才引进培养实施细则》推荐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6名专家,带动致富增收能手、本地田秀才(土专家)等22名同志,特色浆果高值利用服务团队等4个团队申报格尔木农牧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落实资金350万元(到位135万元)支持开展技术服务。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参与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项目;在小岛区域盐碱地完成部分菊芋种植试验;协助亿林枸杞公司与中国医学研究院合作,在青海基地对枸杞苗木进行选育、栽培,目前已将宁杞1号纯度提升到95%以上。格尔木市农业数据平台成功搭建,实现农业农村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农牧业信息化水平。
(四)生产基地不断壮大。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精深加工,积极融入全国枸杞产业集群建设,由农垦集团、亿林、康普等5家企业实施产业集群项目5个,落实中央专项资金1840万元,目前正在实施,预计年底全部投产;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落实现代蔬菜农业产业园、土地跨省域等各类资金600万元,蔬菜标准化育苗基地及老旧设施温棚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部完工,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垦集团河西农场成功申报“产业强镇”,落实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格尔木特色生物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共洽谈企业13家,已成功入驻企业3家,总投资约3000万元,正在开展枸杞锁鲜、果酱等生产线安装工作。千亩水肥一体化盐碱地治理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种植各类农作物约900亩,目前长势良好。5万亩盐碱地改造及牧草全产业链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其中100亩试验田牧草试验良好。
(五)物流水平不断优化。强化数字商务赋能建设,全面建成三级物流体系,进入试运营阶段,整合邮政等6家快递企业,整合资源量达80%以上,降低物流企业成本30%以上,缩短配送时限30%以上,有效提升农畜产品物流输出能力。建成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市级仓储物流中心、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网点22个、电商平台格尔木特产馆4个,打通农畜产品上行渠道,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牧业、商贸物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六)输出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农垦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州级13家),培育家庭农场159家,规范运行合作社86家,带动农户9500余户。利用“互联网+”,推进“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全市8家涉农企业入选“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品名录。持续推进“青藏优品”平台的良性发展,上架产品120余种,开设体验店28家,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实施输出地示范建设项目,在游客集散中心打造输出地体验展示中心,展示输出地建设成果。顺利举办温格协作助力乡村振兴年货节、浙青消费帮扶活动、温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等5场次,组织参加海西州—宁波“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推介会等农产品展销,全力推广我市特色农畜产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标“四地”建设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种养殖加工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绿色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支撑,产品开发力度不强,加工转化率低,不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二是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全市农牧业偏重种植养殖生产环节,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均缺乏成熟经验,生产、加工、销售三环节呈现“头重脚轻”。三是绿色农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营销组织和销售服务不健全,与大市场连接不畅,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助农富农效果还不够明显。格尔木特色生物产业园后期发展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枸杞产业方面,开展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枸杞有机认证、枸杞种植绿色标准化工作,提高绿色有机枸杞产品输出率。解决种植、加工中的技术问题,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蔬菜产业方面,高水平推进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引进精品果蔬品种,加快集约化育苗发展,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丰富特色蔬菜品种。持续深化蔬菜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健全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形成绿色、高效、全链条的农产品服务网络。畜牧产业方面,加强天然草场检测,有效贯彻天然草场保护政策,加大退化草场治理力度,提高天然草场产草量,促进草地生态良性循环。提高生产效率,推广优良品种,升级设施装备,增强抗灾能力,走好绿色有机特色路。
(二)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发挥行政监管“裁判员”作用,通过建立市场准入、经营主体质量安全“红黑榜”等机制,形成质量安全底线,建立共同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联动机制,治理品牌杂乱无章和无序竞争。依托地理标志保护农畜产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优秀持有人和登记保护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示范创建。
(三)补好产业发展链条。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中小微企业等发展枸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提高质量效益。围绕肉类、蛋、奶类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充分发挥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以枸杞、畜产品及其副产品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格尔木特色重点产业附加值。全力做好格尔木市省级蔬菜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促进蔬菜产业扩大规模、提质增效,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考核。依托特色生物产业园建设,做强传统农牧产业,做精做优精深加工业,将产业园打造为带动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辐射源”。
(四)培优生产经营主体。深入推进“互联网+”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健全适应农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聚焦枸杞、蔬菜、肉制品等重点产品,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品牌农畜产品营销窗口、专柜、专营店,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深化格尔木“青藏优品”电商平台建设成果,推动我市特色农畜产品常驻温州。组织与标果工厂等国内农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开展洽谈对接,与省外采购商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扩大市场销售规模。充分依托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等机制在东部沿海、中西部城市建立格尔木市特色农畜产品专卖店、体验店,联动开展营销体验和宣传推介,打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直接输出渠道。
(五)做强绿色有机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生产,支持做大做强“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唐古拉藏羊”等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积极推广宣传“神奇柴达木”公共品牌,扩大“青藏优品”平台影响力。充分发挥格尔木市交通枢纽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旅结合,争取在旅游景点、汽车客运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候机大厅等设立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专柜,开拓省内外市场。通过持续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与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来扩大影响力,提升全市旅游品牌与特色农畜产品名气,扩大品牌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将“绿色、有机、生态”农畜产品打造成最美“身份证”和最闪亮名片。
(六)提升物流输出能力。盘活格尔木枸杞交易中心,扶持培育枸杞营销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打造集枸杞包装、贮藏运输、信息商务、管理检测和综合配套为一体的国内大型有机枸杞商贸物流区。加强物流快递对接建设,依托邮政等快递配送平台,搭建城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重点推进多式联运及冷链仓储物流信息中心项目,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依托邮政等快递配送平台,搭建城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培育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构建绿色有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打通主导农畜产品物流通道和销售渠道,将格尔木建成全州、全省乃至西藏、新疆等地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物流输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