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们正在捡拾土豆。
□ 文/图 记者 冯伟 宗布尔
10月8日,乌图美仁乡小灶火种植的410亩土豆开始采收。沙土地里,一个个圆滚滚、金灿灿的土豆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破土而出,村民翻土、捡拾、分拣、装袋,码放整齐的土豆“排队”等待着装车入窖,现场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据了解,今年乌图美仁乡小灶火4个农业村申报实施了水肥一体化种植项目,对原有的410亩集体土地采取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种植土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薯”光,实现土豆变“金豆”。
据介绍,小灶火种植的土豆品种为青薯1号、5号,该品种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采用有性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薯块扁圆,薯肉白色,致密度紧,结薯集中,产量高,食用口感绵软,薯块中淀粉含量高,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作物。
小灶火海拔高、温差大、多沙质土壤,十分适宜土豆生长。为了更好地存储土豆,小灶火还建立了土豆储存窖。乌图美仁乡幸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学忠说:“今年是第一年种植土豆,产量很不错。前期我们4个村党支部研究决定,丰收后为小灶火常住农户每户发放500斤土豆,让广大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其余向市场售卖。目前,我们已经采挖了80亩,入窖5万公斤左右,按照目前这个进度,预计还需要10天左右才能全部采挖结束。”
据了解,今年乌图美仁乡小灶火在计划乡村振兴项目库时,重点谋划了产业项目,年初研究制定了重点工作计划,实行项目领导包干制,确保项目到人、责任到人,推动村集体经济从“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
乌图美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扎亚那表示,今年争取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全部用于培育发展壮大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小灶火4个村通过捆绑式发展,积极培育原有特色优势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薯”光。
近年来,乌图美仁乡小灶火立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了枸杞锁鲜项目,5条生产线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借助专业技术力量提升饲草产量。饲草试种成功后将大大减轻全乡9个牧业村乃至全市饲草料短缺难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