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昆仑旅游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的青睐,为打好交旅融合发展“组合拳”,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持续加强旅游旺季路域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工作,旅游厕所虽小,却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服务质量,更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市文旅局高度重视沿线卫生及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将其作为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昆仑旅游区、将军楼公园、察尔汗盐湖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且景区(点)总体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多数景区集中在109沿线及315国道上。
坚持全盘把握,排查整体情况。格尔木市共有各类旅游厕所50余座。其中:察尔汗盐湖、将军楼公园、瑶池景区、胡杨林等景区共有厕所20余座;集散中心、体育场、体育馆等文体广场厕所8座;芝润生态园、金鱼湖等农家乐厕所13座;109国道交通沿线旅游厕所11座。根据排查,察尔汗盐湖、将军楼公园、胡杨林、东台吉乃尔湖等景区厕所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芝润生态园、金鱼湖等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接待点厕所使用状态良好;格尔木市游客集散中心、体育场、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厕所状态良好;盐湖雅丹、昆仑山大峡谷和瑶池景区因未完成建设,旅游厕所暂时关闭;109国道交通沿线的部分旱厕和环保公厕使用良好,部分水厕和环保厕所处于冬季关闭状态,个别厕所因冬季水管冻裂暂停使用,启用接待中心厕所予以缓解。
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保工作。我局要求A级景区点要核载景区最大承载量,进行重新测算、核定后,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容纳最大旅游者数量,在实施文旅项目时,我局认真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在选址上广泛征求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等单位相关意见,同时涉及对于不符合三线一单要求管控区域的项目禁止实施,对于符合三线一单选址的项目,在建设中认真开展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压覆矿产等各项评估,确保项目符合生态和环保的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提档升级。针对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及时启动无极龙凤宫、西王母瑶池、纳赤台游客服务中心的水厕,并采取了优化厕所布局、增加数量、提高档次以及加强管理等综合手段。截至目前,已经花费23.3万元用于厕所的提档升级。
提升专班力量,维护景区稳定。今年东台吉乃尔湖恢复特色景观盛景,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为切实满足游客观景需求,6月1日,我局积极协调开通东台吉乃尔湖观景游览通道,实行“免费观景、免费停车”的开放政策,并抽调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执法专班驻点值守,继续加大旅游乱象整治工作,切实规范游客游览通道秩序;增加管理人员和保洁,保障环境卫生干净和停车秩序规范;做好游客安全提醒和文明观景引导工作,6月1日至今,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58万人次、车辆达40万余辆次,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落实行业责任,多举措改善沿线卫生。一是加强景区景点日常监管,督促第三方机构重点对109沿线旅游景区(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及时打扫清理,利用专项维护经费,委托市文旅投公司对西王母瑶池景区点周边旅游厕所进行每周2次卫生垃圾清洁及清运工作,截止目前,赴西王母瑶池景区打扫卫生共计20余次,共清运垃圾2吨。二是配齐配全景区设施设备,对停车场、基础设施、广场等损坏和老旧部分进行修复改造,在景区增设分类垃圾箱,增加了保洁人员,对旅游厕所设施设备、警示牌和护栏等进行了维护保养。三是积极申请财政配套资金,从40万增加至100万元,用于打扫昆仑山口、西大滩观景台、瑶池景区、野牛沟等沿线景区卫生。
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寻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要加强旅游项目前期规划。合理的旅游规划是实现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强化旅游项目前期论证,优化项目建设布局,避免项目布局过度集中和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压力,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设施,降低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要加大生态旅游督导检查。对有管理主体的景区我局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对开放式景区,我局加强部门联动,多方筹措资金,要求物业公司加大清扫频次,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并严厉打击私设景点、非法经营、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旅游景区景点垃圾清运和污水排放,引导游客提高环保意识,维护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态旅游发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