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民政服务
【典型案例】政府兜底显真情,临时救助解急难
发布时间:2024/11/15 11:12:46
发布单位:市民政局
来源:
浏览量: 906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新生儿往往代表着希望,然而,刚出生的男孩小旦增一家,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原本温暖幸福的小家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小旦增的父亲是唐古拉山镇努尔巴村村民,在草原上放牧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庭,然而就在夫妻俩还沉浸在小旦增出生的喜悦之时,不料才五个月的小旦增被诊断出脓毒症、重症肺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疾病,他们先后在西藏军区医院、青海妇女儿童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地辗转求医,但是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仅仅依靠之前的家庭收入是远远不够的,收到这一消息,其村支部书记向格尔木市民政局进行了求助。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通过村委、医院等相关单位核实情况,确认情况属实后考虑到小旦增目前在四川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中,住院期间无法完全提供申请临时救助的相关材料,经过研判合议,决定通过“急难型”临时救助“一事一议”的方式,以24小时反应的机制,组织召开会议,通过了为其发放42180元临时救助金的决定,为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了临时救助“救急难”的作用。

这例“救急难”的典型案例只是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格尔木市民政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救急难”的作用,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核实处理,精准化救助,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确保政策宣传无遗漏,民生服务零距离,切实发挥好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

下一步,格尔木市民政局将持续聚焦民之所需、民之所盼,发挥主动发现机制,积极开展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和救助对象探视巡访工作,编牢织密救助网,真正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