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莎莎)近日,市审计局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立足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及自然资源保护的指示和要求,精心谋划开篇,明确攻坚方向和路径,持续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监督效能,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审计保障。
市审计局积极收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及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评价指标等进行集中研学,学习审计要点和操作指引。根据乡镇区域特点,通过审计调查,明确了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审计工作方案,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为抓手,重点探究通过审计形成协同监督,不断推动我市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市审计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市农牧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开展协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资金运用和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等,结合各业务部门相关考核体系明确审计内容和重点,摸清底数,进一步提高审计疑点锁定的精度与速度。重点审查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工作部署和重大项目决策是否紧贴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不同角度、更深层次上反映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履职情况。促进审计成果高效运用,努力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市审计局突出重点,做到精准延伸,围绕乡镇领导干部明确责任意识、摸清资源家底、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发展等四个方面,重点关注“田长制”“河长制”“林(草)长制”及生态环境等相关制度和属地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全面揭示突出问题与风险隐患。紧盯上级审计机关、巡视巡察、环保督察反馈的自然资源资产问题,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严格审核把关被审计领导干部整改落实情况,强化问题整改跟踪检查,通过实地查看现状、谈话了解实际情况。对审计成果、组织方式、进展思路和技术方法等进行系统总结,客观分析与评价,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通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明确责任意识,强化政策贯彻落实,完善管理机制措施,实现资源资产合理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