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期(总第10537期)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围绕“规划引领”和“资源保护”两抓手,强化“要素保障”和“绿色发展”双引擎,大力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强化队伍管理,促进自然资源领域工作“抓特色”、“增亮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自然资源保障。
强化作风建设和业务攻坚。以“吃、酒、车、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队伍管理,印发《“纪律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业务攻坚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涉酒、涉吃、涉车、涉赌专题警示教育大会2次,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2次,持续深入推动纪律作风建设,整治普遍性作风纪律问题。并结合工作堵点、难点,持续推进作风转变,确定规划编制、执法监察、自然资源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盐湖企业用地办理等19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等,强化日常调度和专题听取工作进展,常态化推进重点事项清单管理。
推进项目跟踪和用地保障。组建清洁能源产业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专班,积极与省州对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和意见征求,及时与用地单位沟通报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指定专人“主动对接,提前介入”,加强技术把关,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切实做到用地报批资料和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准确化,减少报件的补正率,对新能源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重大项目台账,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落实专人跟踪服务,通过各环节工作前移,压缩报批资料组卷时间,加快推进项目用地组卷报批进程。截至目前,共完成供应土地75宗,面积1514.85公顷;完成盐湖企业用地手续办理13宗,租赁面积57144.69公顷。
探索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使用“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共享,推进矿业权政务服务网上办理、高效率管理,今年以来,完成矿业权网上办理30余宗,注销到期矿权16个,完成闭坑恢复治理面积达28.77公顷,企业投入151.55万元。创新监管模式,对全市矿山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方面,开展“体检”评估工作,利用正射影像图、地上地下三维模型、地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等技术,对6家地下矿山开展非煤矿山地下超深越界核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优化服务质量和营商环境。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和金融联办业务,共受理金融联办业务1434件;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二手房过户及水、电、气联动办理,开通不动产登记费扫码、刷卡移动支付功能,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快捷缴费服务。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开展延时、容缺、上门服务等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55件,全年共免费提供测绘图件1571份,为群众节约费用约47.13万元,减免98件不动产登记费共24100元,其中减免小微企业38件共7510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共办理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349件。8月22日顺利办理全市首笔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格尔木市28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办理不动产登记已全部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