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教育事业
筑牢安全防线 构建平安校园——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座谈会简报
发布时间:2025/01/10 11:35:15
发布单位:市教育局
来源:
浏览量: 2251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2025年19日上午9:00,格尔木市政府在市教育局五楼组织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格尔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肖军同志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教工委领导小组秘书组部分成员单位参加会议。针对格尔木市近期两起意外事故有关情况,按照省州关于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的工作要求,肖军副市长从提高政治站位、扛牢单位职责、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对全市做好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指出校园安全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和底线,关乎千家万户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会议从我市校园安全实际情况、学校内部管理和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出发,认真分析,指出我市校园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凝聚合力,全力抓好寒假及春季学期校园安全各项工作。市教育部门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监督监管职责,聚焦交通、防火、防诈、防震、网络沉迷等重点领域,督促各校(园)开展好假期安全教育防范工作,采取召开线上家长会、推送安全知识、印发致学生家长信等手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市公安、市监、应急等部门和各城区(行委)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和隐患排查,严打网络欺凌、诈骗、拐卖等犯罪行为,多渠道开展假期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触电、防诈骗、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要加强对三无食品、危险性玩具、游戏游艺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处理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身心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情况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城区(行委)和市民政、妇联、团市委等部门要建立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的信息档案,及时开展假期探访和关爱慰问活动,了解生活与监护状况,为孤儿、留守儿童等提供生活帮扶与心理抚慰,监督家庭监护责任落实。要联合慈善组织、社工机构大力实施假期学生安全保护项目,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等活动,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单位)要指导法治副校长切实发挥作用,利用假期深入社区、村庄开展法治讲堂,面向未成年人及家长普及法律和安全知识教育。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要引导媒体发布安全、心理健康、文明出行等安全提示,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精神生活。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充分认清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抓紧安排落实,做实隐患问题排查与整改。二要压实工作责任。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压紧压实教育部门管理责任、其他部门监管责任、校长主体责任、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家庭监管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链条。三要强化教育宣传。要将安全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结合“天天讲行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微信、钉钉等载体,借助班团队活动、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扩大宣传辐射面和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校园安全工作。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紧盯关键环节,紧扣工作链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市校园安全工作各项要求,做到安全上“防”、管理上“严”、准备上“细”、服务上“亲”,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的工作作风,牢牢守住校园内外安全底线。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