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产业振兴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1/24 16:38:14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
浏览量: 206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记者 景桂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4年,我市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让村集体与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走进郭勒木德镇富源村粮油加工厂,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里,几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经过对原料的筛选、炒料、压榨、水化、过滤、浸油等复杂工序,一瓶瓶优质的菜籽香油新鲜出炉。另一间全自动化面粉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经过洗麦、润麦、研磨等多道工序,优选小麦被研磨成面粉进行封装。产品被整整齐齐码垛在成品车间,等待销售。


据富源村党支部书记马耀武介绍,过去富源村产业发展比较薄弱,缺少支柱性产业。2024年,富源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谋划产业发展,充分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根据“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要求,村里申请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20万元,建成了富源村粮油加工厂,当年菜籽油销售量达到2万多斤,通过售卖菜籽油和菜籽粕,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35万元。


新华村大力扩建沛润有机肥厂项目,不仅实现了120 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农户提供了2.88 万元的到户产业分红,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新乐村巧妙盘活闲置资产,凭借商铺租赁实现收入60万元,让闲置资源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红柳村以“党建引领+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为驱动,建立起榨油坊、磨面坊、粉条加工坊等一系列产业,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平台,盐桥村吨包加工车间备受村民称赞。近年来,盐桥村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村企合作,积极盘活各类资源,建起了吨包加工车间,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今年我已经连续四年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实惠,这次我领到了一袋面和一袋米,这都是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希望我们盐桥村发展得越来越好。”郭勒木德镇盐桥村村民李玉海老人高兴地说。


2024年,我市对标乡村振兴赋予的新职能新任务,牢牢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责任,注重做好政策、产业、项目等,打造了红柳村农家餐饮旅游服务中心、新华村沛润有机肥加工厂、长江源村牛羊肉加工、大格勒乡“杞红驿站”、乌图美仁乡水肥一体化等一批产业项目,带动效能持续释放,“一村一支柱”特色产业项目现已覆盖近30个行政村。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