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农牧局紧紧围绕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绿色农产品打造等重点任务,聚焦挖掘和培育农牧领域“田秀才”“土专家”等人才,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农牧业现代化转型注入磅礴力量,现将相关经验做法、亮点工作及取得成效总结如下:
一、经验做法
为着力建设现代化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牧业人才的培养,市农牧局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人才壮大农牧业人才队伍。成功申报培养领衔人才2人、培养精英人才19人(农牧业贡献人才4人、带动致富能手2人、田秀才13人),柔性引进领衔人才1人、精英人才5人,柔性引进团队3个。根据“田秀才”“土专家”等人才的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工作目标,签订目标协议。
二、亮点工作
(一)“田间课堂”接地气。格尔木市持续认真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引进的青海春之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依彬技术团队实地调研格尔木盐碱地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盐碱地治理方案及施肥方案,为当地农户、企业开展了盐碱地改良和沙地营养管理专题讲座及现场观摩,从田间取样,到理论授课,再进行分组实操,学员自己动手检测土样、水样各项指标,让农户及企业对土壤和施肥有了更深的认识,推广普及了盐碱地改良及沙地治理技术。
(二)“田间大院”聚贤能。积极引导“田秀才”“土专家”与农业科研院校、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将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共同攻克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河西农场“土专家”李海春与省农科院合作由省农科院研发的耐盐碱油菜良种选育技术,开展耐盐碱油菜品种选育工作,种植耐盐碱油菜良种选育试验田12亩,筛选参试耐盐碱油菜品系3个。“土专家”李占录与宁夏农林科学院的退休技术专家合作,培育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微生物菌5吨,在绿科园公司周边、河西农场示范和推广应用100亩微生物菌防治枸杞、蔬菜病虫害,有效提升了蔬菜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水肥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绿色枸杞、蔬菜生产能力。“土专家”那木吉力,利用电商平台带货销售格尔木蒙古羊肉,注册了昆德仑蒙古滩羊商标,2024年销售蒙古羊肉8600余斤,销售额达24万元,带动2户牧民参与销售,主持参加“论道柴达木盐羊,引领自媒体推介”活动,在本地优质牛羊肉产品推介销售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三、取得成效
农牧业人才队伍的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磅礴动力,推动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技术宣传成效。加强了对盐碱地治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向民众普及盐碱地的危害和治理方法,介绍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提高其对盐碱地治理的认知,加快了盐碱地治理进程。二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人才汇聚促企业成长,2024年农垦集团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绿科苑公司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青山天牛公司认定为州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州级13家),培育家庭农场158家,规范运行合作社86家,带动农户9500余户。三是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田秀才”“土专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微生物菌防治枸杞、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应用西红柿、辣椒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节水灌溉等,促进了格尔木枸杞、蔬菜等作物生产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