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总第10592期)
近年来,格尔木市人民法院立足青藏高原区位特点,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在定分止争、司法服务、法治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书写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生动答卷。
多元解纷拓新路,“八和”调解融文化。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为内核,构建“八和”特色调解体系,分别以“和畅”“和合”“和美”“和爱”“和域”“和衷”“和安”“和暖”命名调解室,对应特定纠纷类型与调解策略,通过文化浸润与场景适配的创新实践,实现矛盾化解与情感修复的双重目标,2024年成功调解案件1473件。建立“法院+”联动机制,在21个村社设立调解联络站,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纠纷源头化解,推动化解工作数据化、可视化,司法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
智慧服务提质效,司法便民暖民心。以“如我在诉”理念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程序,精心打造“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匹配诉讼服务远程柜台、律师全域诉讼服务终端等5类设备,实现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实现立案、缴费、调解、开庭、送达等诉讼服务全流程在线办理。线下开展“百日攻坚·暖冬执行”“百日攻坚·执行利剑”等专项行动,用足用活各类执行措施,保障群众胜诉权益,2024年,集中发放涉企执行案款6185.72万元,涉民生执行案款231.05万元。
生态司法护绿意,协同治理绘新篇。落实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持续开展“京青专家师带徒”活动,借助“外脑”“外力”解决环资审判过程中的专业性问题。积极探索“司法+行政”模式,通过召开座谈会,签订协作意向书等方式,加强联动。开展“环保徒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签订《2025年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沟通协作意向书》,形成协同共治大保护格局。普法宣传润民心,法治文化树新风。创新宣传形式,制发《“八五”普法规划》及责任清单,明确普法目标与路径,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构建“大普法”格局,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欺凌法律法规及应对方法,现已覆盖全市9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宪法日等节点,开展法律咨询、案例宣讲活动,并依托“一网两微五平台”融媒体矩阵,有效提升群众维权意识,增强法治宣传渗透力,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法治宣传稿件3000余篇,阅读量超4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