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分级干预 精准帮教 为迷途少年照亮回归路
发布时间:2025/04/01 15:27:37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283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西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老师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示范点为同学们开展情景教学

市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讲座

□ 文/图 记者 谭丽 张丹丹

“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我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改掉了自己的不良习惯……”经过几个月的帮教干预,小阳(化名)已从一名迷茫叛逆的罪错少年,逐渐成长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学生。小阳的转变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印记,更是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工作成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两大方面,持续创新服务机制,通过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示范点、被害人救助保护、建立多部门协作平台等多元举措,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塑人生坐标,用法治阳光照亮迷途少年回归之路。

专业帮教

助力迷途少年重返正轨

十一岁的小阳又一次被请到校长室时,他用沾满颜料的手撕扯过班主任的教案,校服领口上还有和同学抓扯的痕迹。

这个令全校头疼的孩子,医院诊断为癫痫伴轻度智力障碍。小阳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与父亲离婚后再没回来过,祖辈溺爱的教养方式让他逐渐发展出攻击性行为。“每个孩子都是待绽放的花蕾,我们得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办公室检察官马静在得知情况后,联合教育部门、社区组成的跨专业团队,对他开启“精准诊疗”:心理咨询师用小游戏叩开小阳封闭的内心,发现他异常行为背后是对被关注的渴求,设计了个性化行为正向引导方式,用即时奖励替代无效说教;检察官则对父亲开展“沉浸式”家庭教育指导,警示其要加强对小阳的教育监管。

如今的小阳,会试着说“我可以加入你们吗?”“我喜欢你,可以握手吗?”那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问题儿童”,正在用自己笨拙而真诚的方式,重新学习如何与世界温柔相处。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是指司法机关根据罪错未成年人行为的严重程度、心理偏差状况、日常表现情况等,依法采取从严惩处、责令严加管教、训诫、专门教育、控辍保学等分级分类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促进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西宁心理健康研究会秘书长孙慧告诉记者:“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通常有一个由轻及重、逐渐演变的过程,如果错失最佳的教育矫治时机或者干预不当,部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可能会加重,甚至实施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分级干预针对性强,有助于防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加重,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能助力罪错未成年人正常社会化。我们会根据行为程度的不同,将不良行为分为轻微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涉罪行为等多个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罪错行为,设置有针对性、阶梯式的保护处分措施。一是对于学校发现的存在轻微不良行为、偏差行为的未成年人,我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教,同时结合亲职教育、法治宣传等及时矫正。二是针对未成年涉罪行为,检察机关会同我们专业司法社工机构通过心理干预、社会调查、非羁押性措施、亲职教育、观护帮教等措施长期进行跟踪干预。”

情景教学

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在市第三中学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示范点,来自西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老师们正以创新的情景教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且极具教育意义的课程。课程以“咩咩城”为背景,构建起一个充满趣味的虚拟世界。在这座“咩咩城”中,同学们跟随老师设定的情节,模拟各种事件,通过角色扮演与互动讨论,直观地了解法律规则与道德准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上,不少学生有感而发。学生王守鹏兴奋地说:“这堂心理健康课太有意思了!以往我总觉得心理健康知识晦涩难懂,通过‘咩咩城’里的各种互动体验,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还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今后面对困难时,我会更加勇敢和自信。”

类似的“沉浸式”普法活动每个月都会在这里如期开展,它已成为学生们期待的心灵“补给站”。据了解,为更好地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2024年,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四叶草”未成年检察办公室的职能,在市第三中学设立了全市首个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示范点。该示范点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通过开展情景教学、心理辅导、法治教育讲座等创新举措,已逐步成为呵护罪错未成年人心灵、引导其走向正轨的温暖港湾。

“自示范点建立以来,成效显著,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来我校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和法治宣传等。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帮助非常大,可以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和家长反馈的信息都非常好,对于我们整个学校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市第三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张文涛说。

长效机制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据了解,自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西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导实施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服务项目启动以来,紧密围绕“精准分级、科学干预、全面保护”的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通过深入学校、家庭等多方收集信息,共建立了分级干预档案17份,实现了“一人一档”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未成年人,成功实施了心理疏导21次、一对一帮教72次、开展亲职教育32次、救助被害人1名。

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检察官李娜表示:近年来,为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市人民检察院持续创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通过精准帮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多元举措,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塑人生坐标,用法治阳光照亮迷途少年回归之路。今后,市检察院将继续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帮教基地为依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为罪错未成年人点亮重返社会的希望之光。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