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深入辖区畜牧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记者 马彩萍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彩萍 杨学超)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3月27日,市农牧局联合执法局结合春耕生产实际,深入辖区畜牧农资生产企业及经营门店,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全力护航春耕,为全年农业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提供保障。
在格尔木沛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法人员深入有机肥生产车间,查看有机肥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目前肥料的储备情况。
“目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格尔木市还有一家沛润有机肥厂,准备了5000多吨的有机肥供给农资市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春耕备播还是比较充分的。” 市农牧局副局长刘艳红表示。
行动中,执法人员以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在我市多家农资门店进行农资产品检查。详细了解农资门店经营资质、进销货台账、农资产品合格证明等信息,重点查看是否存在掺假使假、虚标含量、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要求农资经营户严把进货入口关,严格执行查验货制度,做好相关产品的备案工作。
“为避免假的农药化肥种子流入市场,我们加大了专项打假力度,并提醒广大农民群众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以保证所购买的化肥种子是安全可靠的。”刘艳红表示。
在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市农牧局还与畜牧农资经营门店和企业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同时,对各农资经营主体开展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农资经营者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价格行为自律;索要销售方的相关证照、票据和检验报告,从源头上管控风险,严把“到货查验”关,做到票货相符。通过此次专项检查,严把春耕生产“第一关”,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