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西城区工行委
“三微共治”模式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4/14 11:12:51
发布单位:市西城区工行委
来源:
浏览量: 109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近年来,西城区河西街道紧扣州委“17855”党建体系和格尔木市委“红网赋能”党建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省州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柳韵领航 幸福河西”党建品牌为引领,将党纪学习教育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始终,创新推进微网格、微服务、微治理“三微共治”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网”中,全力抓好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做到以网格促服务、以服务促和谐,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度、满意度和安全感。
       科学架构谋划“微网格”,“粗放”变“精细”。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以“柳韵领航 幸福河西”党建品牌为引领,秉持“多网合一”工作理念,对现有网格进行调整优化,将党建、综治、民政、应急、环保等各类网格进行“多网”融合,重塑网格组织架构,探索构建了1个总网格、7个一般网格、23个子网格、125个微网格的“四级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及时将222名在职党员、社区民警、业委会成员、物业管理员、楼栋长、单元长、“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纳入网格队伍,组织开展“敲门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敲门”方式,及时掌握网格内群众的服务需求和诉求事项,建立健全网格日志、民情清单、民情台帐,形成问题从反映到解决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做到党的惠民政策“向下走”、群众急难愁盼“向上走”,进一步延伸街道基层治理触角,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用心用情做好“微服务”,“被动”变“主动”。 河西街道党工委以党群互促共同体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党群资源,全面提升党建融合度,通过采取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队伍联合、服务联办,切实在“带”字上下功夫,在“建”字上抓落实。充分发挥街道“一中心四办”作用,积极整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与“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群团活动室,按照“一室多用、配套建设、资源共享”的要求,努力找准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的结合点,着力打造了党群“一窗式”便民服务、“开放式”活动、“组团式”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推动党建带群建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展,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纽带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组织体系,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群团事业的发展优势。积极转变工作思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变事后“被动服务”为事前上门“主动服务”,开展“主题式”“普惠式”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20余次。有效发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理论宣讲、道德提升、文化娱乐等文明实践活动68次。实现了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引领就带到哪里,群团服务就落地到哪里,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举措实施“微治理”,“低效”变“高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辖区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打造幸福宜居的生活环境。2024年以来,共评选出“格尔木好人”2名,“五星级文明户”360户,“善行义举榜”20人;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开展“佳节尚文明 志愿关爱行”等系列主题活动34次。打造“志愿者之家”8个、文化长廊2个、积分兑换站8个,“邻里茶社”“党心民心聊天室”“祥和建安直播间”“红石榴手工坊”各1个。依托“群众点单、社区报单、街道派单、队伍接单”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大喇叭、上门入户、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开展创城宣传230余次,发放宣传品600余份,组织召开创城工作推进会7次、联席会议6次,全民城乡环境卫生整治168次,下发告知函160余份,对无人管理小区、出租大院的90余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对140余处乱堆乱放杂物进行了规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