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
政协第九届格尔木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第9406号)
发布时间:2025/02/11 16:00:28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
浏览量: 9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案  由:关于关注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

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助力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马国华  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宋瑞兵  市司法局副局长,

许国涛  青海盐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唐海光  格尔木炼油厂技术员,苏  巧  格尔木公共客运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

办理情况:

近年来,格尔木市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把握节点、聚焦重点、覆盖要点,广泛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校协同推进,全方位覆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态势、新路径、新体系,不断扩展服务深度及广度,用心用情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教育部门始终把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年终目标考核,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切实增强工作实效,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制定并印发《格尔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格政教字〔2024〕19号),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要求,形成由各中小学建立以校长直接领导,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二、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全市各级学校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家校联系、增强家校互动。全面加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30个,并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820例,特别是爱国卫生月等利用各班级群,向学生推送爱国卫生、健康生活有关知识等信息4000余条,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同时,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指导服务体系,围绕春节、父亲节、母亲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亲子活动,通过加深亲子互动、促进亲子家庭关系和谐,引导家长注重观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牢牢把握报告会、读书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契机,广泛开展家风孝道、诚信友善、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教育活动,持续营造幸福温馨的氛围。

四、发挥社会的保障作用。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对网吧、电子游戏室、图书音像市场以及校园周边的商店、超市和餐饮等进行检查,校园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净化。全力做好学校门口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期做好交通疏导,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向留守儿童捐赠图书300余册,发放书包、地球仪等学习用品1万余元,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同时,为了让教师进一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更好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024年,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共举办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人次达150余人。并开展心理健康健康测评工作,组织全市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测评工作,测评学生共达23432人,全市35所中小学通过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开展学生心理监测,对心理高危学生建立“一生一案”档案,共建档案98册,并及时进行干预。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未发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残、自杀等事件。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