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市场监管
格尔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处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磋商会议
发布时间:2025/04/18 14:55:18
发布单位:市市场监督局
来源:
浏览量: 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提升整体执法效能,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025年4月10日,格尔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关于处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磋商会议,邀请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共同探讨协同治理路径。

     会上,市市监局就近期市场监管领域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总体情况进行了通报。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共受理职业打假人相关投诉举报案件40余件,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投诉举报内容高度集中在“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广告宣传用语违规”“质量安全争议”等三大领域,覆盖食品、药品、食用农产品等重点民生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尤为突出,相关投诉举报量占总量比重达90%。

     会议指出,当前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行为呈现“三化”趋势:专业化,熟悉法律法规条款,举报材料形式完备,多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施压;批量化,针对同一产品或行业发起连锁投诉,如近期接连针对格尔木市特产经营店“泡酒料”的投诉举报多达23起;趋利化,部分投诉以获取高额赔偿为目的,通过“撤诉换补偿”等方式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此类行为不仅占用大量行政资源,挤占维权渠道,还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影响市场健康发展。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案件时,需重点把握正常消费维权和恶意索赔行为的法律边界,对于以打假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打击,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秩序。    

     会议认为,应对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要始终坚持法治思想,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治理机制。强化精准执法,职业打假人行为存在“维权”与“牟利”双重属性,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相关案件时要强化证据审查力度,对存在疑点的举报线索进行多维度核实,同时明确“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一般从轻、重大从重”四类情形及量化标准,通过精准施策实现“保护合法权益”与“遏制恶意索赔”的平衡;深化源头治理,食品、药品等各领域投诉高发的根源在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监管部门需通过立体化宣传引导、靶向化监督检查、闭环化整改整治等措施从源头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有效降低投诉举报率;完善协同机制,要强化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确保投诉举报信息实时互通、动态共享。要严格落实行刑衔接制度,对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对接司法部门,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要加强联合执法,针对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集中的领域和行业,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本次会议,各部门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围绕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处理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处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在联动共治体系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