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水平平稳增长 持续激发就业潜力
——2025年一季度从业人员及劳动工资形势分析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加快经济发展,行政企事业单位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为单位从业人员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职工工资水平同比普遍提高,收入分配情况进一步趋于合理。
一、劳动工资统计基本情况
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调查单位共计197家。其中,一套表抽样单位10家,非一套表抽样单位187家。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来看
非一套表抽样单位中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0614人,较上年同期下降0.2%。按行业看,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增7减1持平。其中,增幅首位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较上年同期增长10.6%;降幅首位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上年同期下降66.7%。
一套表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13473人,同比增长0.8%。按行业看,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减2持平。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制造业,较上年同期下降4.2%。
(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来看
非一套表抽样单位方面,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950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占全州工资总额20.8%。全市机关事业单位2025年一月份发放增资额1964.9万元,从而拉动工资总额上涨。按行业看,工资总额8增3降。增幅首位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较上年同期增长28.8%。降幅首位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上年同期下降46.6%。
一套表抽样单位方面,从业人员工资总额46578.1万元,同比下降5.5%。按行业看,工资总额1降2持平,降幅的行业为制造业,较上年同期下降6.8%。
二、重点行业劳动工资情况
全市重点行业劳动工资共涉及172家,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增2减。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下降11.9%,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下降7.5%。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双增长,分别为2.0%、9.6%。
(三)教育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双增长,分别为5.6%、13.2%。
(四)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下降0.8%,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1.3%。
(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下降1.5%,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5.9%。
(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一季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比下降0.6%,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