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仁达合作社“食用菌”长势喜人
发布时间:2025/05/22 08:55:01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20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仁达合作社菌菇种植员罗永生和驻村第一书记桓国平查看猴头菇长势。记者 马彩萍 摄

本报讯(记者 马彩萍 杨晓波)近日,红柳村仁达合作社在食用菌产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该合作社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种植,不仅提升了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还撑起了乡村振兴“富民伞”。

在仁达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菇架上整齐地摆满了菌棒,一簇簇猴头菇如同白绒绒的云朵,从菌棒中探出一个个小脑袋,长势十分喜人。

仁达合作社菌菇种植员罗永生说:“菌菇种植温度要高一些,基本上要到二十七八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80%,两到三天灌一次水就行了。”

据了解,为了提升食用菌品质和产量,该合作社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菌种选育、菌棒制作到栽培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红柳村驻村第一书记桓国平说:“这个猴头菇是今年第一茬出菇,它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种植到出菇需要5到6个月。去年,我们也试种了一些猴头菇,出菇以后投入市场,大家反映口感不错、价格适中,所以今年我们又继续种植了。”

据悉,猴头菇被誉为中国八大 “山珍”之一,有着“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誉,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今年,我们加大了种植规模。种了一个棚,将近两亩猴头菇,预计有5000公斤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每公斤40元算的话,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20万元至30万元,这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桓国平说。

近年来,在种植品种上,仁达合作社也进行了多元化布局。除了常见的平菇外,还引进了猴头菇、杏鲍菇、赤松茸等品种,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这些食用菌凭借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仁达合作社2023年年底的时候引进了5种食用菌,目前品种已经增加到了8种。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深加工生产线,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桓国平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