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乡村振兴
格尔木市农畜产品发展现状 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26 11:57:07
发布单位:市农牧局
来源:
浏览量: 174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近年来格尔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国性交通枢纽、东融西联节点和全省副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枸杞特色产业,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多年对枸杞产业的支持发展,2025年全市枸杞种植面积10.3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2.27万亩)的83.9%。其中,企业种植面积14700亩,占比14.3%;合作社种植面积4929亩,占比4.8%;农户种植面积83371亩,占比80.9%。全市共有枸杞种植户数为4112户,占全市农业种业总植户数(6693户)的61.4%2024年全市枸杞干果产量为2.51万吨、同比增长15.4%,干果平均亩产约249公斤,全年实现枸杞产值7.99亿元,占全市一产总产值的65.6%,为全市农牧业的绝对支柱产业。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全市累计支持和培育涉及枸杞加工销售的农牧业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州级4家、其他6家。涉及枸杞出口企业共有7家。绿色食品认证涉及枸杞企业及合作社共4家。获得有机认定的企业共6家。加工产能不断扩大,通过多年来各类项目扶持和企业建设枸杞加工能力逐步提升,全市现有各类枸杞加工线共计64条,其中锁鲜生产线6条,锁鲜加工产能可达1.78/天;原浆生产线5条,原浆加工产能可达65.8/天;烘干线53条(不包括小型的烘干箱),烘干产能可达162/天。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在多年来全州打造的“柴达木枸杞”区域品牌的基础上,全市枸杞市场现存在的主要枸杞品牌为:亿林、呀啦嗦、遥远地方、杞晟、杞皇、源鑫堂、纳姆果园等12种。销售渠道逐步拓展,随着“青藏优品”平台的成功运营和电商的普及,全市枸杞线上销售占比逐年增加,2024年通过线下零售渠道销售枸杞的种植户占比为90.27%,线上对外销售的占比为9.73%。同时枸杞出口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我市涉及枸杞出口企业7家,出口量达393.101吨,出口额达1779万元。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枸杞品种老旧和育苗短板凸显。一方面全市种植面积占比高达66.51%的宁杞1号和宁杞7号果实品质较低,削弱了格尔木枸杞的市场竞争力,致使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全市枸杞本地自主育苗能力近乎空白苗木供应高度依赖从宁夏等地调运。同时苗木的长途调运,运输成本、中间商加价等因素导致终端售价较原产地高出20%-30%二是绿色有机认证占比较低。全市绿色有机枸杞认证面积为2.27万亩,占比仅为22%。枸杞有机认证要求极为严苛,对土地、管理和对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极高,使枸杞有机认证目前仅限于几个大型企业。绿色认证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同时认证流程涉及相关费用投入较高,小规模种植户管理粗放,难以统一执行标准化生产流程等原因,绿色认证也仅限于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三是精深加工水平滞后。当前格尔木市枸杞加工以初级烘干制干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匮乏,产品结构单一,大多以枸杞干果大货直接对外销售,深加工转化严重不足,高附加值的枸杞原浆、提取物、保健品等产品占比极低。四是销售渠道不畅。格尔木市本地枸杞种植户多以初级产品形态出售枸杞,仅能获取产业链前端的初级原料收益,利润微薄,枸杞销售渠道被省外经纪人垄断,而拥有后端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的销售商凭借品牌溢价,占据了产业链后端的大部分利润。五是质量监管难度较大,一方面受限于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不足,市级监管队伍人员短缺、专业能力薄弱,无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相应的实验室资质,对晾晒环节违规添加检测方面存在短板,现有实验室认定检测项目仅38项,主要聚焦农药残留检测,对枸杞产业重点关注的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无法实现定量检测。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销售无法监管,焦亚硫酸钠等枸杞加工过程易违规添加使用的添加剂无法实现源头管控,违规添加风险依然存在。

下一步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和苗木繁育,一方面通过争取州级产业发展资金和市级配套资金,设立枸杞品种更新专项扶持资金,对种植优质新枸杞种苗的给予400/亩的补贴,提高种植户参与品种更新的积极性。根据我市现有衰败期枸杞种植情况,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优先对树龄15年及以上的枸杞树进行淘汰更新。鼓励种植户选择高产抗病的优质新枸杞种苗,逐步改善枸杞树龄和品种结构,提高枸杞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通过争取州级乃至省级资金,加之市级配套资金和农垦集团自筹资金,设立枸杞育苗基地建设专项基金,支持格尔木农垦集团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设立专项科研课题,围绕格尔木气候、土壤等条件,开展适合本地生长的枸杞新品种选育工作,建设枸杞苗木繁育基地。二是推动绿色有机认证,一方面由财政资金设立专项经费对通过认证的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检测费用补贴或资金奖励,支持枸杞种植主体因地制宜开展枸杞的绿色有机认证工作,不断提升枸杞整体品质。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覆盖面,以政策引导和鼓励种植户实现绿色种植,自觉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净化产地环境。三是提升加工能力,因地制宜推动枸杞加工设施设备升级,逐步提高全市枸杞产品附加值,通过政策补贴引导鼓励种植户积极参与烘干、锁鲜等加工流程,进一步提升枸杞品质。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建设枸杞烘干基地。同时对开展精深加工企业给予政策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四是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格尔木市全国性交通枢纽优势,引入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开通格尔木至西宁、成都、西安、杭州等主要城市的冷链运输专线,保障枸杞鲜果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全程冷链运输,同时在上述城市建设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配备智能化温控系统,实现对仓储环境的精准调控,满足不同阶段枸杞储存需求。五是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青藏优品”平台和“神奇柴达木”“尔木怡心”品牌,通过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以冷链物流仓储中心为依托辐射全国市场,掌握枸杞销售主动权,更好发挥格尔木枸杞品质高的优势,实现枸杞产品的高质量销售。六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方面严格落实《格尔木市加强枸杞质量监管推动枸杞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实现枸杞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等全过程监管。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枸杞质量安全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种植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现有市级监管和检测力量做好枸杞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枸杞采摘季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实施《格尔木市2025年枸杞质量安全检测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市枸杞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农牧、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添加行为,对危害枸杞质量安全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全力保障全市枸杞质量安全和保护格尔木枸杞品牌形象。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