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倩)近日,大格勒乡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小康路因长期受烈日炙烤和重载车辆反复碾压,出现多处坑洼、龟裂、沉陷等问题。这些状况不仅让村民驾车颠簸、骑行不稳,更在夜间或雨天埋下车辆侧翻、行人滑倒的安全隐患,成了群众出行的“心病”。
乡党委政府闻讯后迅速行动,立即将道路修复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组织力量对全乡破损路面全面排查统计,并第一时间上报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修复支持。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修复工程很快开工。施工现场,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轰鸣作业,施工人员挥汗如雨,铲除破损路面、铺设新沥青、压实路面,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施工期间,大格勒乡还安排专人全程跟进,保障修复工作高效优质推进。经过紧张施工,全长270米的小康路完成“焕新”,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也实现了乡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此次道路修复,是大格勒乡党委政府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体现。今后,大格勒乡将建立“巡查—上报—修复”的闭环管护机制,通过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处置道路隐患;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道路安全知识宣讲,引导村民自觉爱护道路设施,以“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