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日益普及,随之而来的小区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充电管理与停放问题愈发凸显。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现象频发,这些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成为大家心中亟待解决的“烦心事”。
近期,我市各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原有的充电桩已远远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光明路社区居民李明无奈地说:“有时候加班回来晚,充电桩都被占满了,根本没地方充电,要是能多装几个就好了。”青藏路社区居民宋世军也大倒苦水:“车棚的充电口数量有限,可有些不充电的电动车却一直占着位置,想充个电实在太难了!”
群众的需求就是行动的号角。为切实解决这一“急难愁盼”问题,西藏路街道迅速响应,创新采用“点题+领题+解题”工作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联合物业深入辖区各个小区,开展细致入微的走访排查。工作人员综合考量小区住户数量、电动车保有量、场地空间等实际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充电桩安装方案,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稳步推进实施。目前,辖区内已有82个充电桩、462个插排投入使用,其中有近期新增加的8组充电桩、152个插座,极大地缓解了充电紧张的局面。同时,该街道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违规投放的共享单车30辆。这一系列举措,既拓宽了充电设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又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坚实屏障,让辖区环境焕发出文明整洁的新气象,市场秩序也得到有效规范。
此外,西藏路街道各社区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元宣传渠道,向居民普及电动车安全充电知识。线上,通过小区业主微信群广泛传播;线下,借助“长江先锋”志愿服务队、“移动红马扎”“青藏之声”“红色星期五 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及文艺汇演等形式,深入讲解乱停乱放带来的安全隐患,切实增强居民安全充电与规范停放的意识。如今,走进各个小区,电动车停放井然有序,居民充电安心又便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西藏路街道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切,把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整治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等“关键小事”,打造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暖心工程”,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烦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