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热点要闻
0.07秒“闪送”400公里—— 青海海西变电站实现远程精准“把脉”
发布时间:2025/07/09 09:30:09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2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记者 谭丽 张丹丹 通讯员 许小萍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电力运维正经历颠覆性变革。如今,跨越400公里的变电站“健康诊断”,仅需0.07秒就能完成。通过集控中心智能巡视系统,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将变电站设备工况尽收眼底。

“110千伏临疆变电站变压器油温正常,保护压板投退正确,测控装置良好。”近日,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变电集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数百公里外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和400公里以外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运维监控班安全员杨双龙指尖滑过操作页面,变电站设备各项参数快速切换并清晰呈现。

“过去,变电站巡视、倒闸操作、隐患排查全靠人工到现场完成。就拿倒闸操作来说,光是办理操作票等流程,就得耗费近三天的时间。现在有了集控中心,运维人员不用再长途奔波,轻点鼠标,0.07秒就能完成倒闸操作。这一改变,彻底解决了变电站点多面广、运维人员不足的难题,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杨双龙说。

作为柴达木盆地重要的能源枢纽,海西境内现有110千伏公网变电站38座,全部分布在戈壁滩上,为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青海海西供电公司以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110千伏兑泽、马海、临疆、尕斯为试点,对17座变电站先后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出集“一键顺控操作、智能巡视、辅助监控、五防系统升级”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变电站。

“以前变电站设备虽已实现自动化、局部可监控,但设备长时间运行中偶然出现的隐患,仍需依赖人工巡查和判断,故障预判能力低、应急处置响应速度慢。”青海海西供电公司运检部专责马健指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曲线介绍道。与传统监控系统相比,集控中心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和智能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实现远程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巡视、设备监视、倒闸操作、预警信号推送、火灾消防、一键顺控等功能,让运维人员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大大提高了隐患处置能力、设备管控能力及主动预警能力。

“集控中心还实现了主辅设备全面监控与联动。”马健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安装在变电站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就相当于“听诊器”和“温度计”,24小时把控变电站的“脉搏”和“体温”,0.03秒传回集控中心,通过科学分析这些数据,能尽早发现设备“病灶”,把电网风险降到最低。从结果管控转变为过程管控,将“事后被动处理”变“事前主动防范”,构建起“可知、可测、可控”的电网设备运维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青海海西供电公司综合运用多种新型传感技术和物联技术,将海量数据传输至站端现有辅控系统,实现设备信息的数字化;利用边缘计算、建模仿真和人工智能释放数据潜能,实现设备数据的可视化,为设备状态评估、寿命预测和运维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达到保障设备安全、减轻运维人员劳动强度、降低设备运维成本的目的。

“眼下我们正在探索远程带电监测等更深层次的应用。”马健介绍,“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整合物联网、AI算法与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变压器油温、局部放电、风机运行状态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可提前72小时预警潜在故障,将故障处理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最终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系统功能优化、设备全面监控、安全防护有效’的目标。”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