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园区积极应对外贸发展挑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外贸主体、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推动进出口贸易实现止跌回升。今年1-5月,园区完成进出口总值3.46亿元(全口径),同比增长显著,全年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95亿元,增速达683.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一是进出口指标企稳回升,结构优化成效初显。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评考核数据来看,近几年园区进出口贸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尤其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园区进出口总值曾一度下滑,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2025年实现反弹。其中,进口业务表现突出,1-5月进口额达3.302亿元,主要来自西矿稀贵铅精矿、东台吉乃尔锂资源膜堆等大宗商品;出口方面,枸杞产品和盐化工产品成为主力,1-5月完成出口0.16亿元,全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二是外贸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市场多元化取得突破。进出口企业总数三年连增,目前,园区共有外贸进出口企业22家,涵盖盐湖化工、特色农产品及贸易加工等领域。其中,东台吉乃尔锂资源、青海锂业等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远销日韩及欧洲市场;特色农产品企业如亿林枸杞、 昆仑山 矿泉水等,成功开拓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高端市场。云天地质商务实现盐湖化工产品首次进入东南亚市场,并获省内首家海关AEO认证。此外,园区正在培育维祥科技、徕硕科技等5家外贸企业,进一步夯实外贸发展基础。
三是破解发展瓶颈,多维度优化外贸生态。尽管取得积极进展,园区外贸发展仍面临物流成本高、产品结构单一、统计体系不完善等挑战。为此,园区优化通道建设,支持园区企业打通“国际道路TIR业务”“铁海联运”“抵港直装”等快速通关业务。完善统计体系,协调海关优化统计区划,推动察尔汗地区企业数据纳入统计,提升数据精准度。强化产业韧性,建立出口替代企业库,重点培育锂业、镁盐等新兴出口增长点,缩短产品检测周期,助力企业高效合规出口。
下一步,园区将聚焦外贸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产业链配套、优化外贸生态、培育市场主体、搭建贸易服务平台等多措并举,精准实施“一企一策”帮扶,加速打通“一品一策”通关流程,全面推动园区外贸工作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