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从音乐讲台到公益舞台
发布时间:2025/07/15 14:41:16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104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谢文玲在牧区做公益

□ 记者 谭丽 王秀琴

在追逐梦想与传递温暖的道路上,有这样一位勇敢的藏族姑娘——谢文玲。1993年出生的她,自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声乐、钢琴、舞蹈的艺术世界里汲取养分,为人生埋下了美好的种子。

“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就想把更多价值奉献到更需要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高原上需要帮助的孩子。在那里,我看到孩子们对唱歌跳舞充满热爱,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公益的决心。”2019年,谢文玲毅然辞去安稳的教师工作,创办了“谢老师爱心自助站”。 然而,公益之路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团队人手紧张、资金缺口巨大、物资运输困难……面对困境,谢文玲没有退缩,她积极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通过募集善款、物资捐赠等方式,先后为本地及其他地区共计200多名孤儿点亮了生活的希望。

“每次去帮扶地区,我们都会给孩子们分发图书,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谢文玲笑着说,在付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满满的善意与温情。近年来,许多社会人士不仅慷慨解囊,还凭借专业经验为谢文玲的公益事业提供专业指导。

谈及投身公益后的收获,谢文玲眼神坚定地说道:“教育与公益,核心都是关爱孩子。当老师时,我专注知识传授;做公益时,我用善意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这两种爱与付出,本质是相通的。”

在投身公益的同时,谢文玲深知提升自我的重要性,为此,她先后奔赴北京、四川音乐学院潜心静修。在艺术的殿堂里,她汲取知识,不断打磨自己的艺术造诣,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正如她所说:“想要教好孩子,首先自己要足够优秀。我用自己的积蓄进修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和岗位能力证,还通过平时代课积累经验,就是希望能以更专业的姿态陪伴孩子们成长。”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2022年,阿玲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从最初仅有5名学员的小小工作室,发展成为如今汇聚100多名学员的艺术摇篮,谢文玲见证了工作室的华丽蜕变。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接受专业系统的艺术教育,还能在谢文玲的带领下走出课堂,踏上全国各地的赛场。“近几年,我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斩获了十几个奖项。作为老师,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谢文玲分享着工作室的发展与成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工作室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中国舞涵盖古典、民族、现代等多种元素,还有钢琴声乐,包括通俗、美声、民族唱法以及美术的素描、儿童画等。我始终认为,无论是从事文化课教学还是艺术教育,师德都是根本。课堂上,我是孩子们的老师;课后,我更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也正因如此,家长们一直非常信任我。

学员马金雪的妈妈感动地说:“谢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越来越热爱艺术,她总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安排各种成长活动和比赛,作为家长,我们特别感激。”

从音乐追梦人到爱心传递者,谢文玲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艺术与公益的力量。她用艺术滋养孩子们的心灵,用爱心为山区孤儿撑起希望的天空。在这条充满爱与艺术的道路上,谢文玲将继续坚定前行,用温暖与才华,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