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文旅广电
文化赋能显担当 精彩绽放正当时 ——格尔木市文化馆2025年上半年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4 09:49:30
发布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来源:
浏览量: 54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2025年上半年,格尔木市文化馆坚守文化传承与弘扬使命,以多元举措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市民呈上丰盛的精神文化盛宴,彰显新时代文化担当。

活动缤纷,点亮生活。节日特色活动亮点纷呈。“三八”妇女节,举办“青绣绽放 巾帼耀华”2025年庆“三八”妇女节青绣创意研发大赛暨刺绣展,征集超500件参赛作品,全方位展现“青绣”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成果;“五一”期间,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弘扬劳模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 ”广场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紧扣节假日节点,组织10场以社区为主体的广场文艺演出;举办书画艺术展,展出90余件精品;深入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开展1次送文化下乡活动。此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翰墨飘香进军营 春联送福贺新春”文化拥军、“童心永向党 翰墨绘未来”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影聚爱国心 少年爱国行”微电影观看等7场活动,惠及280余人次;依托将军楼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优势,开展2场“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送文化进校园宣讲;举办“山宗水源格尔木 高原梦幻盐湖城”2025年庆“六一”少儿自绘文化衫大赛,以及3场“强国复兴有我——逐梦新时代‘艺’起向未来”格尔木市2025年“昆仑之星”才艺大赛,搭建起丰富多元的文化娱乐平台,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培训赋能,培育人才。积极参赛斩获佳绩。组织6名选手参加2025年海西州民族语影视译制业务指导暨电影台本蒙古语翻译、配音比赛,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2个优秀奖;在2025年海西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暨购物(美食)节活动中,选派11家非遗工坊携3600余件非遗文创品参展,蒙古族毛毡作品舞蹈《草原上的精灵》、蒙古族服饰《才格德格秀》荣获“二等奖”。开展培训厚植根基。利用文化馆免费开放场所,开设寒假、春季2期公益培训班,涵盖少儿素描、国画、儿童画、形体舞蹈,成人国画、素描、工笔画等课程,吸引260余名学员;举办1期乡镇、社区基层文化工作者国画培训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热情。

守护传承,成果丰硕。文物保护与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严格落实免费开放要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将军楼公园等场所有序开放,将军楼公园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5.7万余人次,其中团体参观300余个、0.95万余人次。春节等重要时段,开展博物馆、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青藏公路纪念馆消防安全检查;5·18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主题,悬挂3条横幅,设置5块专题展板,发放200余份法规资料,开展1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非遗保护工作丰富多彩。开展“传承指尖技艺 弘扬非遗文化”民间艺术剪纸传习交流、蒙古族皮雕技艺传习交流周暨皮雕制作技艺培训班;在全省“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活动中,选派2家非遗工坊展出200余件特色文创产品;走进市十六中举办“校园遇见非遗,传统对话未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宣传展示展演,创新非遗发展模式,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回首过往,格尔木市文化馆以多元活动夯实文化惠民基础,为城市增添人文魅力。展望未来,针对宣传力度不足、活动信息覆盖面窄等问题,将精准发力,以创新宣传、优质内容、完善设施持续深耕公共文化阵地,让文化之花在格尔木绚烂绽放,惠及更多群众。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