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工务段职工正在对水害地段和冲刷道床进行抢修作业。 通讯员 蒙文平 摄
记者 王秀琴 通讯员 蒙文平
“纳赤台线路车间注意,青藏线雨量监测站1小时降雨量16.0毫米,达到限速警戒值,请立即组织雨中巡查。”近日,格尔木工务段纳赤台线路车间接到段防洪办公室值班人员通知,车间党支部书记马骥立即组织各班组应急值守人员开展防洪巡检。
“青藏线K850+330处道床边坡被冲刷、枕木外漏,且水位有持续上涨的趋势。”纳赤台线路车间甘隆线路工区副工长杨军在雨中巡检时,发现该线路道床边坡被冲坍,轨枕见底,危及行车安全。第一时间向段防洪办和车间汇报了情况,并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救援。
马骥在接到抢险通知后,立即召集20余名职工拿起铁锹、编织袋等抢险工具紧急赶赴现场。与此同时,格尔木线路车间和格尔木南线路车间也迅速组织人员奔赴水害地点。
1时42分,各救援小组陆续到达现场,随即对险情进行勘察,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抢险方案。抢险料具也快速运抵现场。甘隆线路工区工长赵德兴分配完工作后,众人迅速分头行动,并迅速对冲刷道床进行堆码编织袋、匀砟回填及捣固等抢修作业。
抢险现场,有人用铁锹清理淤积的泥土杂物,有人用防洪编织袋装沙土加固路基、修复受损设施;还有人指挥捣固夯实线路道床。大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里泥沙淤积严重,清理泥沙时务必注意安全!”现场盯控干部杜林一边指挥作业,一边反复叮嘱。漆黑的线路上,点点头灯不停闪动,急促的雨点打在雨衣上发出“啪啪”声响,应急人员却丝毫不受影响,仔细检查道床积水情况,反复确认路肩是否塌陷,认真检查排水是否通畅,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
6时25分,现场抢险作业顺利结束,线路具备开通条件。经现场负责人测量,线路几何尺寸已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随即申请阶梯限速开通线路。经过六个多小时的紧急抢险,作业人员成功疏通了所有受损的涵洞,加固了周边的路基,线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