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财政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原则,在统筹重大民生工程的同时,聚焦服务性从业人员、妇女、孕龄群体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康需求,通过小切口、精准化的财政投入,以疾病预防为抓手,撬动社会健康红利,以实际行动诠释“小切口 大民生”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小资金精准覆盖,筑牢“防大于治”健康网。2025年市财政安排各项健康筛查专项资金256万元,覆盖四类重点群体。一是服务性从业人员免费体检,投入80万元。截止目前,已为7157余名服务性职业群体提供全面的健康体检,有效预防疾病传播,降低公共卫生风险;二是妇女“两癌”筛查,投入15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乳腺癌、宫颈癌筛查1007人次,早诊早治率提升,减少后期大病治疗支出;三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投入58万元。预计覆盖新婚夫妇600对,降低出生缺陷风险,为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四是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投入103万元。提供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筛查等,已惠及5635名老人。
预防为主突出结果导向,实现“小投入防大病”。财政以人均不足百元的财政投入,加强早期筛查和健康教育,有效预防或及早发现并干预疾病风险,对降低医疗成本、给家庭与社会减负,减少医保基金支出尤为重要,也可大大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控制过度医疗。财政资金的注入,在疾病预防、医疗资源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多重红利,印证“每1元预防投入节约8元治疗成本”的杠杆效应,体现“大民生”中的温度与精度。
小民生与大民生的协同路径,放大民生效益。在保障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大民生”基础上,财政预留“小民生”专项资金池,确保特殊群体“一个不落”。同时将筛查项目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形成稳定预期,通过预防性投入降低社会综合成本,将惠民政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基层一线,增强群众获得感,形成“财政小投入—民生大收益—长期减支”良性循环。
这一项项举措不仅体现了财政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更彰显了财政在保障大民生方面的积极作为。今后,市财政将继续把民生资金保障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及时掌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找准民生改善的痛难点,以更多的“小切口”举措,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大民生”问题,把为群众办实事,惠民生、解民忧的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