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静)近日,昆仑路街道育红巷社区为楼栋管家们亲手递上感谢信,并组织大家欢聚一堂,共叙情谊。
拆开信封,信中字字饱含真情,句句朴实无华,藏着居民对楼栋管家的认可与感谢。大家读着信,脑海里浮现出管家们在微信群里“较真”的日常:清晨提醒保洁“某栋某单元楼道有杂物,麻烦清理”;发现健身器材松动,着急联系物业维修师傅;是提示“篮球场设施有安全隐患,速来检修”;暴雨时在群里叮嘱“顶楼住户快检查窗户,以防雨水渗进屋里”;看到电线外露,赶忙提醒物业“某楼层线路看着危险,抓紧排查”……看到信里写的这些群消息,原来自己每天追着念叨的这些事儿,社区都看在眼里。政府小区3号楼楼栋管家钟小瑞捧着信,眼眶有些发红。其实,正是这些在群里“盯梢”的时刻,让“楼栋管家”四个字,成了邻里安心的“线上守护符”。
几张桌子拼在一起,泡上热茶,切好西瓜,大家像街坊串门般聊开了。“我觉得咱们小区物业应该在楼道门口设一个卫生情况公示栏,不然居民都不知道物业每周打扫几次楼道。”江源小区10号楼3单元的单元长率先开口。“我们楼上有位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大家抽空多去看看,帮老人做些买菜、上门认证、义诊等力所能及的事儿。”政府小区3号楼3单元的单元长徐大姐接着说。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如何引导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到“怎样提醒家长看好小孩别爬篮球场围网”,从工作中的小烦恼到服务时的小妙招,聊着聊着,难题有了新思路,经验成了大家的“共享财富”。社区工作人员边听边记,将这些关乎生活细微处的声音,化作后续改善社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的清晰指引。
楼栋管家是“社区的毛细血管”,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社区党支部书记白英说:“社区就像个大家庭,楼栋管家就像‘贴心人’,凝聚起一股股微力量,搭建起一座座坚实的桥梁。往后的日子,希望大家继续手拉手、心连心,全情投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让社区更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