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秀琴 张丹丹 实习生 卢文慧
连日来,随着我市气温不断上升,炎热的天气加上暑假的到来,不少市民将目光投向户外水域。游泳虽能消暑降温,但野泳的危险不容忽视。近日,记者探访我市新区一处河道,发现有不少人在此游泳,部分游泳者因安全意识淡薄,还带着自家孩子在水里戏水游玩。尽管这些户外水域都设有警示牌,提醒市民“水深禁止野泳”,仍有不少人无视警告,执意下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记者跟随林草局工作人员来到新区的一处河道,因网络传播,此处意外成为“野泳胜地”。记者到达时,不少市民正在水中游泳,其中还有部分未成年人。尽管河道边有相关部门设立的“水深危险 严禁戏水”“生命第一 预防溺水”等警示牌,他们却依然在水中玩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该河道原本用于郭勒木德镇城北村、盐桥村、新华村等的农业灌溉。自气温上升后,这里被市民选为“野泳胜地”,每天有近百人前来。为劝阻市民下水游泳,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林草局工作人员马富林介绍:“大概一个月前,有市民在这里游泳,后来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传播,来这边游泳的人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安排专人巡逻劝阻,公安部门也派人劝导,但市民们觉得水不深,没有危险。为防止溺水事件发生,我们联合多部门挖开河道,降低水位,以杜绝未知危险。”
野泳之险,不在水深,而在侥幸心理!尽管相关部门通过降低水位、设置警示牌、派人巡逻劝导等措施降低潜在危险,但野泳乱象依然难以制止。有些市民只在岸边戏水,而半数以上的人会选择下水游泳。河边不时有游累的市民上岸休息,有些人甚至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贸然带孩子下水,这些行为着实让人揪心。
盐桥路派出所教导员刘珂松表示:“每年夏天,我们都将此处列为重点区域,每天安排专人巡逻,对野泳市民进行劝说,提醒他们不要大意,尤其在不了解水下环境的情况下,切勿下水游泳,以防意外发生。大人也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确实想游泳,市区有正规游泳馆,还有专业人员辅助,室内游泳馆比室外野泳安全得多。”
编后语:每年夏季,新闻中都会报道一些令人痛心的溺水事故,其中不少是因为人们对水域深浅判断不足,贸然进入池塘或河道游泳而导致的。这些惨痛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时刻提醒我们注意水上安全。
游野泳极具危险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相关部门之所以反复劝阻民众远离野泳,必定有其充分理由。大家绝不能因自认为游泳能力强而轻视潜在风险。野泳已成为夏季的一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积极劝导周围人群,共同抵制野泳行为。同时,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和参加社区宣教等活动,大家还应掌握必要的溺水救助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而有效地对溺水者进行援助,共同编织一张无死角的安全网。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亲水”不等于“涉险”,当每处河道都有志愿者巡逻的身影,盛夏的碧波方能真正映照出生命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