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近年来,我局积极响应深化国库管理改革的号召,从制度建设、总会计核算、非税收入管理、预算执行监督以及财政专户管理等多个维度发力,全方位加强和规范财政国库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财政管理质效迈向新台阶。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数字财政系统的上线,为财政国库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资金风险。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我局全面梳理资金支付、监控流程,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度优化升级。一方面,对全市资金支付和资金监管流程进行细致梳理,规范系统操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及时修订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电子印章管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使制度更加贴合实际管理需求,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为国库基础管理筑牢了坚实防线,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提升了国库管理质效.
规范总会计核算,发挥总会计职能优势。我局严格按照“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核算要求,对财政资金收支业务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实现了财务信息与预算信息的深度融合,为编制总决算和政府财务报告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规范重点核算事项,统一设置总会计账套和财政专户账套,增设部分明细会计科目,进一步规范了总会计核算,为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财会监督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实时反映预算资金的实际支付情况,总会计记账取数时间由原来的清算日期改为实际支付日期,更加精准地掌握了预算执行进度,为预算调整、资金安排和决策制定提供了更加可靠、及时的依据。为提高账务核算的及时性,按“T + 1”完成账务处理,实现“日清月结”,确保了旬、月报数据的准确性。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打造非税管理新模式。为方便缴费人缴纳非税,提高缴费效率,我局持续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积极拓展缴费渠道,在传统商业银行柜面缴费的基础上,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缴费功能,并实时获取电子票据,构建了非税收入收缴全流程电子化闭环管理模式。但随着非税线上缴费的普及,退付业务量成倍增加,线下退付业务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局在省州财政的大力支持下,8月成功上线了非税线上退付业务,进一步缩短了退付时间,简化了退付流程,不仅提高了非税收入管理效率,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非税退付的便捷与高效。
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为切实提升预算执行监督效能,我局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移支付、“三公”经费等资金管理办法和规则嵌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常态化监管。在资金支付环节,系统对触发预警规则的资金进行事前预警,财政通过查看单位上传的佐证资料、线下核实等方式,对资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从源头上减少了违规业务的发生,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同时,针对审核发现的共性、高频问题,及时优化系统预警规则,修订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从根本上堵塞漏洞,避免屡查屡犯,形成了预算执行监督的良性循环。
规范银行账户管理,提升账户资金安全。为有效防范资金支付风险,我局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依据一体化系统财政专户资金支付流程及内部控制要求,将3个财政专户资金支付纳入数字财政系统,实现了专户资金的信息化管理。科学设置资金支付经办、复审业务权限,构建了“职责分离、流程闭环、风险可控”的管理体系,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并将3个财政专户由国库科统一核算,规范设置了财政专户会计科目,切实规范了财政基础管理,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4月组织开展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工作,全面梳理了我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数量、类型及账户余额构成情况,对梳理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完成整改,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努力,我局在财政国库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安全、高效。未来,我局将继续深化国库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适应财政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为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