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坚决贯彻省、州党委政府“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海西州2025年“开门红”“全年稳”工作举措》,精准出台《格尔木市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调度建议》《经济运行调度服务工作措施》《“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工作方案》等“稳增长、促发展”政策组合拳。组建经济研究工作专班,推行“四个一”穿透式调度机制,全力以赴挖增量、遏减量、防变量,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延续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0.41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州1.8个百分点,体量达全州的55.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2.2%。
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有序引导农民扩大粮油生产,持续推进旧棚改造和复播复种,完成各类作物种植面积12.69万亩,蔬菜总产量0.89万吨、同比增长16.6%。开展接羔育幼和动物防疫工作,实时跟踪主要畜禽存出栏、饲料供应、市场价格等动态,稳步发放牲畜出栏补贴,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为0.53万头、2.84万只、1.56万只,同比增长14.6%、11.5%、31.8%。生猪存栏0.18万头、同比增长26.4%。
工业产能加速释放。企业生产态势稳健向好,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户实现稳定运行,西矿稀贵金属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生产效能全面释放,电铅、金、银产量同比分别增产9万吨、2吨、100.2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盐湖沃锦40万吨熔盐装置正式投产,汇信新材料2万吨碳酸锂项目转入试生产阶段,盐湖工业4万吨基础锂盐一体化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为工业增量持续注入新动能。
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批零住餐实现全增长,上半年全市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2.7亿元、同比增长6%;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6.6亿元、同比增长0.7%;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63亿元、同比增长6.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88亿元、同比增长10.5%。客货运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旅客发送量194.79万人次、同比增长40.2%。货运发送量2446.85万吨、同比增长1.8%。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503.72亿元、同比增长7.0%。各项贷款余额为296.51亿元、同比增长36.4%。旅游经济稳定增长,举办昆仑文化民俗嘉年华主题活动等各类文旅活动114场,接待游客252.76万人次、同比增长20.88%,游客总花费14.37亿元、同比增长21.47%。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4890平方米、同比上涨8.7%。
投资增速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连续2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一般性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58.8%、26.6%。项目投资释放成效显著,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老城区排水管网分流及提升改造等41项上半年新入库项目释放投资3.5亿元,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哈西亚图C11磁异常铁多金属矿采选等82项续建项目释放投资亿元。资金保障坚实可靠,落实中央预算内项目9个、资金4.4亿元,一般债券项目14个、资金2.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个、资金2.3亿元,为投资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品市场逐步回稳。新增限上企业13家,落实17家“批零住餐”企业奖励资金128.8万元,12家企业入限纳统奖励资金130万元。联合200余家企业发放8期电子消费券3.6万张,带动消费超650万元,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7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3亿元、同比下降8.8%,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亿元、同比增长7.1%。
财政税收波动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亿元、同比下降12.2%。税收收入完成7.8亿元、同比下降16.4%。12项税种中8项呈现正增长,其中,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分别增长296.8%、217.7%、5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4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教育领域支出增长10.7%、卫生健康领域增长12.9%、节能环保领域增长22.6%。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领域支出15.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城镇新增就业3648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142人次。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113.82万元、发放高龄补贴438.7万元、临时救助金284.5万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8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4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8元、同比增长6.0%。物价指数总体稳定,CPI累计上涨0.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涨一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