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管晓静 谭丽 张金凤 朱玲玲)随着海西州第九届那达慕大会开幕日的临近,大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无论是开幕式文艺演出的演职人员,还是格尔木方队的队员们,都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姿态投入高强度排练。
开幕式文艺演出作为大会“重头戏”,目前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最后排练阶段。来自海西州及周边地区的数百名演职人员,每日沉浸在高强度排练中,即便排练时长超10小时,大家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据了解,演出以海西州多民族文化交融为核心脉络,开幕式序篇由上、中、下三个篇章组成,涵盖蒙古族传统舞蹈、藏族舞蹈、歌曲独唱等十余个原创民族节目。演职人员从服饰搭配到音乐选择,从舞姿设计到队形编排,每一细节都要精心打磨,力求通过完美的艺术呈现,立体展现海西的文化特色、地理资源与生活图景。
“本次大会以‘传承民族文化,共促团结发展,溯源昆仑文化’为主题。”开幕式文艺演出编导李鑫介绍,演出不仅要展现西北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彰显海西民族传统魅力;更要呈现海西“四地”建设成就,弘扬柴达木精神、“两路”精神、昆仑精神,凸显“万宗之源”昆仑文化的深厚底蕴。排练现场,演员们紧跟编导指令,反复校准蒙古舞的肩部抖动、藏族舞的踏步节奏,在保留艺术原生态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舞台表现力。海西州民族歌舞团演员义茹参演舞蹈《盛世欢歌》,谈及此次演出,她难掩自豪:“这是展现草原儿女崇尚力量与自由的舞台,我们准备了很久,一定会以最佳状态,让民族文化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另一边,格尔木方队的排练同样热火朝天。为充分彰显格尔木的地域特色与时代活力,500余名队员组成13个特色方阵,涵盖国旗方队、会旗方队、民俗展示方队、铁骑国旗方阵、搏克巴特尔方阵等,队员构成多元丰富——既有身怀骑术绝技的牧民代表、精通民族歌舞的文艺工作者,也有活力满满的体育健儿与青年志愿者。排练中,队员们对每个细节严格要求:骑马队员反复校准队列间距与行进节奏,尽显游牧文化飒爽英姿;舞蹈队员细抠每个动作,让踢踏韵律与舒展舞姿精准传递民族热情;全体队员更注重整体配合,从队形变换到精神面貌,力求呈现最佳效果。
“想把蒙古族的‘好东西’亮出来!”博克选手查科铁木尔每天排练结束后还要赶回牧区照料牲畜,却始终干劲十足,“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海西蒙古族服饰的美和‘男儿三艺’的飒,这不仅是参与盛会,更是传承文化。”方队排练负责人都丽娜介绍,目前排练进度已完成85%,本届大会新增非遗服饰百人方阵,人员构成更趋多元,后续将持续优化排练方案,加强细节打磨与应急演练,“既要展现格尔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传递城市积极向上的发展活力。”
作为海西州年度重要文化盛会,本届那达慕大会除开幕式演出与方队展示外,还将举办传统体育竞技、非遗展演、特色集市等活动,既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也是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