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彩萍 杨晓波 实习生 王圆圆)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全市新增7所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实现热食供餐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实施该计划的学校已达12所,7000余名农村学子在开学首日便吃上了营养均衡的校园热食。
市第十六中学作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受益校,这学期正式启动热食供餐服务,从新鲜食材采购到餐食精细制作,每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只为让孩子们吃上热乎饭。
“为了让孩子们中午能吃上热食,我们前期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市第十六中学副校长李明庭介绍,9月1日中午起,学校开始热食供餐。学校组建了专门管理团队,每个班级安排两名老师负责秩序维护,还设有监督管理和运行管理小组。”
为确保开学即享热食,暑假期间,市第十六中学不仅完成食堂设备全新采购,还专门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营养配餐专项培训,从硬件到人员,全方位筑牢供餐保障。
“我们学校90%以上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的家长白天忙于工作,很难准备中午的营养饭菜。”李明庭说,对这些孩子而言,在学校吃上一顿热乎、营养的午餐格外重要,能充分满足孩子们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中午12点,就餐铃声响起。市第十六中学食堂内,整齐排列的餐桌前渐渐坐满学生,餐盘碰撞的轻响与欢快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拿到餐盒的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一口热菜,脸上满是满足。
“今天特别开心!”市第十六中学九年级三班学生马婷笑着说,以前中午的时候,家里要么是提前做好的凉饭,要么自己简单做一点,“现在有了食堂的热饭,吃完还有时间午休,营养也跟得上,太好啦!”
李明庭表示,当天该校约有800名学生在食堂就餐,“考虑到就餐秩序和空间,我们采取分批次就餐方式,食堂一次性可容纳370名学生,分三批就能保障所有学生有序用餐。”
一顿热乎饭,暖了学生胃,也安了家长心。据悉,为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得暖心、吃得放心,我市将持续发力,不仅让营养餐“热”在餐桌上,更让品质“优”在细节里,用实打实的民生关怀,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筑牢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