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金凤 通讯员 赵辉 刘婷
“第一批仪器仪表已送达,大家加快进度校准!”8月25日,格尔木电务段电子检修车间试验工区内,校准仪器的“滴滴”提示音此起彼伏,数名职工正集中为全段仪器仪表开展深度“体检”,以专业保障筑牢铁路信号设备稳定运行的安全屏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精检细修的铁路电务人而言,仪器仪表是信号设备维护的“出诊”核心工具,日常使用频率极高。为确保这些“神器”数据精准、性能可靠,每隔固定周期便需入库校准——电子检修车间试验工区的12名职工,正是管内所有仪器仪表校准与维护的“专职管家”,用精湛技术守好铁路信号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校准现场分工明确、效率十足。职工司月凤手持工具先对仪器外观逐项排查,细致检查是否存在损坏、老化痕迹;随后配合校准师傅操作专业设备,对仪器各项参数精准测量,并与标准值逐一比对,一旦发现偏差便立即调试修正,确保测量精度达到最优状态。职工刘婷则细心发现,因长期在油污、漆料等环境中作业,几乎所有万用表机身都覆盖着厚厚的油垢与漆渍,“油污会让校准标签很快脱落,还影响仪器使用寿命”。她当即取来清洁剂与细软抹布,逐台细致擦拭,经过3小时耐心作业,86台原本“灰头土脸”的万用表彻底焕然一新。
“仪器校准既要‘快’,更要‘准’,还得保证清洁美观,让现场同事用得放心、顺手。”工区青工马小鹏说。为不耽误现场生产节奏,职工们分组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高效推进仪器清洁、校准全流程,力争让校准后的仪器尽快重返岗位“履职”。
除了周期性校准,试验工区还注重仪器仪表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详细记录每台仪器的使用情况、校准时间、维护细节等,确保所有仪器“来源可溯、去向清晰”,实现管理无死角。
“此次通过对7类仪器仪表的全面摸排,我们精准掌握了各车间仪器仪表数量、老化程度及实际需求,为后续设备更新、科学调配提供了一手数据支撑。”试验工区工长刘涛汉说道。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作业,227台仪器仪表全部完成校准,迅速配发至各车间使用人手中。
下一步,格尔木电务段将以此次校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持续完善仪器仪表管理制度,以更精细化的保障举措,为铁路运输安全织密“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