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尔木信息
强化鼠疫防控 筑牢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2025/09/11 17:21:16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
浏览量: 20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第202期(总第10750期)

格尔木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筑牢联防联控防线,全面提升以鼠疫为重点的地方病防治能力与工作水平,为保障全市各族群众健康,营造安全公共卫生环境筑牢坚实屏障。

加强组织保障,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市将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范畴,通过完善机制、强化协作,推动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组织召开全市鼠疫等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控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防治任务,制定年度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细化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深化区域协作,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机制,于2025年4月分别与毗邻的茫崖、都兰、大柴旦相关部门签订鼠疫联防联控协议书,进一步织密区域防控网络,完善全域防控体系。三是紧密契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成果,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以鼠疫为主的地方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

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工作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分群体开展宣传培训,全面提升全民防病意识与专业人员防控能力。一是组织市鼠防队在野外监测期间对过往游客、西大滩驻训部队、当地群众等开展“三报三不”(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不私自捕猎旱獭、不剥食旱獭、不私自携带旱獭及其制品)等鼠疫知识宣教,借助地方病防治宣传月、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等活动,发放鼠疫、包虫病及其他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册10余种3000余份,发放自制宣传实物1260余份。联合移动、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向格尔木市区域群众推送鼠疫防控提示短信通20余万条,切实提升全民防病意识。二是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开展鼠疫、首诊医师负责制、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3期,培训160人,及格率达98%,圆满达到预期培训效果。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卫健、妇联、共青团、民政、农牧、教育、公安、司法、文旅等部门优势,加强大众宣传教育,营造浓厚防控氛围。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旱獭等违法行为,坚决防范鼠疫疫情远距离传播风险。农牧、卫健等部门联动,加强野生动物和家畜样本监测,阻断地方病人畜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

强化业务能力,深化推进高效防控工作。从硬件升级、措施落实两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防控工作效能。一是2025年积极争取援青资金300万元,将鼠疫、布病实验室升级改造为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同步按标准化实验室标准,对包虫病、碘缺乏病、饮茶型地氟病、疟疾实验室进行改造,计划2026年年初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为精准检测奠定硬件基础。二是开展为期5个月的鼠疫野外监测工作,截至目前鼠疫监测任务已阶段性完成。在游客集中的景点设置大型鼠疫警示标识,强化风险提示。组织鼠疫防控应急演练1次,参演人员50人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累计开展保护性灭獭2次,出动灭獭人员88人次,投放药物222千克,旱獭密度从0.17只/公顷降至0.02只/公顷,有效降低鼠疫传播风险。

推进筛防结合,巩固群防群控良好基础。全面开展以包虫病、布病、碘缺乏病等为重点的地方病人群筛查,因地制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市累计发现包虫病病人34人,其中死亡3例,治愈1例,目前管理10例。2025年针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开展布病筛查312人,通过虎红凝集试验检测,初筛阳性51例,确诊病例已规范治疗管理。持续推进碘盐推广与监测工作,全市碘盐合格率达98.28%,合格碘盐使用率97.30%,未发现碘缺乏病病人。同时,开展8—12岁儿童氟斑牙筛查111名,25周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筛查300人,未发现氟骨症和氟斑牙患者。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