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昆仑 > 热点要闻
亩产7000斤!红柳村大田土豆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5/09/15 14:35:35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6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本报讯(记者 马彩萍 马俊杰 实习生 王圆圆)近日,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800亩大田土豆迎来丰收季,经实地测产,亩产高达7000斤。这颗在戈壁滩上生长的“小土豆”,如今变身为连接城乡的“金豆豆”,让市民享受到了实惠的同时,更带动了村民增收,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金秋时节,红柳村的田野里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轰鸣的土豆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履带碾过平整的田垄,翻土铲将埋藏在地下的土豆连带着湿润的泥土翻出,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的土豆滚落在田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今年我们种了近800亩土豆,以三个品种为主,目前生长周期较短的白心土豆已经成熟,这两天正在集中采收。”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介绍,合作社今年精选了青薯9号、青薯10号、鲁薯三个优质品种,同时还开辟了18亩试验田,经过对比观察,已有6个品种表现出耐贫瘠、耐旱的特性,适合在格尔木沙漠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采收现场,除了忙碌的社员外,还聚集了不少专程赶来的市民。大家仔细挑选,将满意的土豆装进袋子。“每斤只要一块钱,不管买一斤还是一吨,都是这个价。”李国善说,合作社本可将优质土豆销往外地,但选择以批发价面向本地群众销售,就是想把实惠让给市民。实惠的价格让大家满载而归,不少市民一次买下十几袋,打算囤起来备战冬季。

“我早上8点就开车过来了,这儿的土豆新鲜,带着土腥味,吃着面。自己捡不仅可以选择好的,还可以体验‘收获’的乐趣。一斤才一块钱,比其他地方便宜,家里人都爱吃,我特意多买了些储存,冬天炖牛羊肉、做炕锅土豆都方便,够吃小半年了。”市民汪源福说。

合作社的临时称重处同样热闹,电子秤上不断跳动着数字,社员们麻利地为土豆称重、计价,扫码收款的提示音此起彼伏。而在田间一角,李国善架起手机,通过快手、抖音平台开启直播,镜头对准丰收的土豆田和热闹的采收场景,向网友讲解精细化种植技术,介绍沙地土豆的优良品质,热情邀请大家前来体验、购买。

据悉,合作社对采收中筛选出的小土豆、品相不佳的土豆也“物尽其用”。每天下午,两台马铃薯收割机会将这些土豆全部装入吨包运至仓库。待大田采收结束后,这些土豆将被送入加工车间加工成土豆粉,用来制作粉条;加工产生的薯渣,则直接送往合作社的养殖场,成为猪、牛、羊的饲料。“我们形成了‘种植—加工—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所有资源都能‘吃干榨尽’,没有一点浪费。”李国善说。

从400亩到800亩,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布局,仁达合作社凭借生态种植实现高产,以“田间体验”架起城乡桥梁,用循环农业提升资源利用率。目前,800亩土豆采收仍在持续,这些带着泥土味的“戈壁金豆”,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为戈壁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