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彩萍 通讯员 李生燕
9月8日晚,格尔木火车站如往常一样灯火通明,旅客来来往往。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背着沉重的行李,慌忙地走在候车大厅里,眼神中透露着无助。这时,正在服务台工作的董浩注意到了这一幕,他立刻上前询问情况。
原来这位妈妈是独自出行,不熟悉火车站的卫生间位置,再加上行李沉重,让她感到力不从心。董浩听后,二话不说便主动接过小孩帮忙照看,随后引导这位妈妈到车站卫生间,并在门外耐心等候。孩子的妈妈从卫生间出来看到孩子在董浩的怀里笑着,欣慰地感谢董浩——这样暖心的服务在这座海拔2829米的“昆仑驿站”每天都在上演。
作为青藏、格库、敦煌等铁路线的重要枢纽,格尔木火车站每天迎来送往30余趟旅客列车,日均发送旅客超3800人次。为树立客运服务的良好形象,车站客运车间创建了“昆仑驿站”服务品牌。“我们的服务要像昆仑山脉一样厚重和包容。”客运车间主任祁生莲说。
走进格尔木火车站候车大厅,一座现代化车站呈现在旅客眼前。中英文引导标识、特色鲜明的服务台、各种便民服务设施共同提升了车站的服务品质。站内还设置了母婴室、行包房等区域,摆放了绿植以及含有昆仑山等高原元素的文创产品,在服务台配置了急救药品、氧气瓶、针线、创可贴等物品,为这座高原驿站增添了一份贴心与温暖。
“候车室有位旅客头晕,需要氧气瓶。”客运值班员文生禄发现突发情况,迅速拿来氧气瓶,为旅客缓解缺氧症状。自“昆仑驿站”品牌创建以来,客运车间提炼出了“心到、话到、眼到、手到”和“多巡视、多观察、多提醒”的“四到三多”服务守则,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间休室内,客运员王思琦正在练习服务规范,手边的服务手册上记满了服务心得和客运业务知识,一边学习、一边跟自己强调着:“藏族旅客爱说‘扎西德勒’,收到后要及时回应祝福;老年旅客行动慢,检票时要多等十秒。”这些心得来自车站每年开展的“职工做一次普通旅客”体验活动。
客运车间的“爱心档案”里也藏着无数温暖故事。去年冬天,旅客张女士在候车时突发不适,工作人员拿来轮椅和氧气瓶全程护送,这样的时刻均被记录在册。如今“爱心档案”里记录着各类重点旅客服务需求和格尔木火车站的暖心服务。
格尔木火车站地理位置特殊,为保证旅客健康,车站推出了“六个一”特色服务:“一卡”,即向购买青藏铁路格拉段列车车票的旅客发放健康登记卡;“一瓶”,在“昆仑驿站”咨询服务台配备氧气瓶;“一室”,为有高原反应的旅客提供应急救援室;“一随”,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旅客列车上配备随车医务人员;“一通道”,车站与医院建立“无缝对接”的救援救治响应机制;“一连线”,车站与格尔木市各媒体平台建立连线,动态发布出行资讯。
夜色中的站房明亮温暖,电子屏上播放着“天路格桑花欢迎您”的标语。“昆仑驿站”的暖心服务,正沿着钢铁大动脉,源源不断地传递着高原铁路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