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要闻
用匠心守护“天路”畅通
发布时间:2025/10/11 15:25:30
发布单位:信息发布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29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记者 冯伟

在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青藏高原,一条条高速公路如银色纽带串联起戈壁与绿洲。守护这条“天路”畅通的,是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格尔木片区公司(以下简称“格尔木片区公司”)那群身着橘红工装的养护人。他们以路为家、以锹为器,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匠心守护平安。

在“十四五”全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以下简称“国评”)工作期间,格尔木片区公司全体职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为准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雪域天路上掀起“保畅通、提路况、迎国评”的攻坚热潮,誓以优异成绩交出“国评”答卷。目前,该公司已圆满完成国评相关工作。

高原的紫外线灼热强烈,却挡不住养护工人前行的脚步。为确保备检路段病害排查“零盲区、无遗漏”,他们化身“路面侦探员”,主动放弃效率更高的机械化巡查,选择最“笨”也最有效的徒步调查方式。在G6京藏高速茶格段、G3011西和高速察格段等关键路段,养护工人们弯腰俯身,沿着公路一寸寸前行,目光如炬地扫过路面每一处细节——无论是细微的发丝裂缝、深浅不一的车辙,还是隐蔽的小型坑槽,都被逐一记录在巡查手册与移动终端中。“每一道裂缝都可能影响路面寿命,每一个坑槽都是行车安全的隐患,我们多走一步、多查一处,道路通行就多一分保障。”一位有着二十年养护经验的老工人擦着额头的汗珠说。这份“徒步问诊”的细致,为后续精准养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病害排查完成后,一场“精准施治”的养护战役随即打响。格尔木片区公司严格遵循“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行业规范,对排查出的坑槽开展标准化修补:从切割、清槽、刷油到摊铺、碾压,每一道工序都追求“毫米级”精度,确保修补后的路面与原路面接茬平顺、平整如新。而在预防性养护环节,养护工人们更展现出“道路绣花”的细腻——手持灌缝机,在高温沥青蒸腾的热浪中,稳稳控制出料口,将滚烫的沥青胶精准注入路面裂缝,如同为道路“缝合伤口”。橘红色的工装上,汗水反复浸透又被烈日晒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盐渍,但他们手中的活儿始终没有丝毫松懈:“缝得密实一点,路面就能多‘扛’几年,这是我们养路人的本分。”

桥梁是公路的“咽喉”,也是“国评”检测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每一座桥梁安全“服役”,养护工人们化身“桥梁医生”,对辖区内所有桥梁开展全方位“体检”。在桥梁下方狭窄昏暗的检修空间里,检查人员或蹲或跪,借助望远镜观察梁体外观,手持检查锤一寸寸敲击混凝土表面,通过敲击声的差异,辨别内部是否存在空洞、剥落等隐患;对于桥梁伸缩缝,他们用小铲、毛刷等工具彻底清理缝内杂物,仔细检查密封胶条是否完好,确保伸缩缝无堵塞、无漏水,保障桥梁在温度变化与车辆荷载下正常伸缩。同时,针对护栏、扶手、标牌等桥梁附属构件,养护团队逐一打磨锈蚀部位、均匀喷涂防锈漆,对歪斜的立柱进行校正加固,让每一处设施都保持完好、整洁、醒目。

标志标线是否清晰、反光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格尔木片区公司对管辖路段交安设施开展全面排查,对缺失的螺丝、损坏的网围栏等进行逐一修复。“哪怕是一颗松动的螺丝,我们都不能放过,因为这背后是千万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场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养护人的责任与坚守。

从路面到桥梁,从主体结构到附属设施,格尔木片区公司养护工人们用脚步丈量初心,用匠心守护天路。在“十四五”国评期间,这群高原工匠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新时代公路养护人的担当与荣光,最终以优质的路况、安全的环境,向“国评”交上了一份满意的青海答卷。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2019-2025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10005 青ICP备16000246 格公网备 63280102000002

地址: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哈西亚图路25号 邮编:816099

>